閱讀歷史 |

第11章 決策 (第2/2頁)

加入書籤

每一種聲音都得以被聽見。而這一切,都源自於那份對知識的尊重,對真理的追求,以及對直言不諱的堅持。在稷下的光輝照耀下,田齊的統治者們開始以更加開明的姿態治理國家,而齊國的文化,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與融合。

在那風雲變幻的戰國末年,呂不韋,一位商賈之雄兼政治巨擘,以非凡手筆,匯聚三千門客之智,編纂了《呂氏春秋》這部鴻篇鉅製。他的學術殿堂,不僅是一本書的誕生地,更是一個思想包容的烏托邦。那時,學術的春風遍吹六國,而齊國威王與宣王治下的稷下學宮,則如璀璨星辰,引領著時代的思潮,成為百家爭鳴的璀璨舞臺。

想象這樣一幅畫面:稷下學宮內,黃鐘大呂與絲竹之音交織,黃老之學的深邃與諸子百家的絢爛並存無礙。田齊君主,雖心向黃老之道,卻胸襟開闊,如同海納百川,對各路學者一視同仁,不設門戶之見。在這裡,孟子,那位儒家巨擘,即便政見與君王相左,亦能尊享高爵厚祿,其言論自由如同春風拂面,不受絲毫羈絆。

齊宣王甚至為了國家大計,不惜屈尊向孟子求教,連征伐燕國的軍事行動,也願聞其詳,足見其對士人的尊重與渴求。當孟子決意離去,宣王深情挽留,欲以國士之禮相待,贈以華屋,並承諾資助其辦學,這份惜才之心,穿越時空,仍令人動容。

稷下學宮的自由風氣,如同開啟了潘多拉的魔盒,釋放出無數智慧的火花。士人們如同遷徙的候鳥,擇良木而棲,自由穿梭於各國之間,尋找能夠施展才華的舞臺。商鞅,原魏國一介布衣,因秦孝公的一紙求賢令,毅然西行,終成大秦變法圖強的肱股之臣。

鄒衍,從齊國謖下學宮的顯赫位置走出,因不滿暴政而北上燕國,輔佐燕昭王圖強;後又重返故地,作為齊國使者出使趙國,其行蹤所至,皆是學問與智慧的光芒所照耀。吳起,這位軍事奇才,更是在魯、魏、楚之間輾轉騰挪,每一次的抉擇,都是對才華與勇氣的考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