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2章 首輔問策 (第1/2頁)

加入書籤

周延儒看他發呆,拿筷子敲敲桌面叫魂,“怎麼?沒什麼頭緒?”

陸天明撓撓頭,“首輔大人為何問下官建議?”

“不知道,憑感覺吧,老夫實在不想和朝臣扯淡。”

陸天明哈哈一笑,“下官雖然沒有與朝官打交道,但也聽聞您和稀泥功夫了得。”

“政事可以和稀泥,國事不行。”

“哦?那晚輩誠心求教,何為政事,何為國事?”

“官事即政事,國事即生死。”

陸天明微笑拿起筷子吃了兩口,舉杯與他碰了一下,緩緩說道,“周大人,您除了同意,難道還能替孫閣老做主不成?”

周延儒一飲而盡,嘆氣一聲道,“是啊,本官除了同意,也不會有別的說法,可總感覺哪裡不太對。”

“因為東虜太配合了。”

“什麼?!”

陸天明輕咳一聲,“周大人,晚輩給您捋一捋這件事。

袁崇煥斬毛文龍,他把東江毀了,二十萬遼民煙消雲散,東虜從此沒有後顧之憂,此人性格要強,勤王路上妄圖節制所有兵馬,觸碰皇權底線,陛下殺他是為了洩憤,但陛下也把遼西人心毀了,一定後悔過早殺袁崇煥。

遼人守遼土,遼土養遼人,這是大明國策,天啟元年由孫承宗提出,如今已奉行十年,他第一次外鎮即執行這個策略,大明不再向遼西派軍,而由遼人自訓成軍。

由此誕生了遼西將門,祖大壽成為無可爭議的遼西兵頭,不管他上面有多少大員,遼西事實上靠祖大壽守衛。

寧遠大捷,讓孫承宗和袁崇煥嚐到遼人守遼土的甜頭,用少量餉銀就能訓練一支強軍,再一次鞏固遼西將門的威信,關寧軍如今分田養兵,完全成為事實上的軍閥。

孫閣老如今第二次外鎮做督師,但他是個務實的人,不會像袁崇煥一樣控制慾過強,只需要保證祖大壽的地位,就可以完成遼西的佈防。

陛下對東虜前年入關劫掠大為光火,明明沒什麼錢糧,卻想報復東虜,遼西沒有足夠的騎軍,只能築城前進。

這戰略沒什麼新鮮,從熊廷弼開始就是這樣,但是築城前進,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必須有足夠的錢糧。

遼東巡撫邱禾嘉建議築廣寧、義州、右屯三城,一聽就是做夢,又想前出,又想截斷草原通道,遼西將門沒有這樣的能力,朝廷也沒有這樣的底氣,所以孫閣老說當先據右屯,築大淩河城。

這個目標很務實,威脅東虜三岔河、遼河兵堡,使他們不能肆意妄為,壞處就是大淩河獨處前線,與松錦一線無法互相照應,容易被圍城困死。”

陸天明說完後,周延儒放下筷子點點頭,“天明這來龍去脈說的很好,你的意思是,問問祖大壽的意見?”

“這不是下官的意思,是您的意思。”

周延儒淡淡一笑,“滑頭,剛才說東虜太配合是什麼意思?”

“女真是部落式政體,與韃靼人一樣,如今遼東物資奇缺,大明百姓一石米二兩銀子都受不了,遼東一斗米五兩,整體物價是大明的八十倍。

這樣的朝廷不可能維持下去,所以袁崇煥說五年平遼,但世人對袁崇煥的平遼策有誤會,這完全是孫閣老那一套,或者說是熊廷弼那一套,唯一的區別是,袁崇煥有遼西將門配合,熊廷弼沒有一人支援。

如今袁崇煥死了,天下都知道遼西人心不穩,所以孫閣老才第二次外鎮,除了孫閣老,朝廷沒有第二個選擇。

咱們換位思考一下,此時的黃臺吉應該做什麼?”

周延儒眼神一亮,“遼東物資奇缺,他們必須不停劫掠,但遼西如鯁在喉,必須解決祖大壽,此時引誘遼西前出,打一場勝仗,削弱遼西的威脅,方便他們再次繞遼北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