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大明朝高貴的垃圾 (第1/2頁)
崇禎四年十一月初五。
曹文詔帶兩千人北返回鄉,行軍到大同不需要走商路寧武關,那樣就偏西了。
徑直向北就可以,經晉中盆地,過石嶺關,進入忻定盆地,繼續向北,跨過雁門山,來到家鄉雁北地區。誰要明代山西全圖來,給您 自秦漢以來,雁門就被稱為中華第一關,天下九塞之首,雁北地區與胡人直接相連,三千年兵家必爭之地。
朱元璋在江南廣積糧十五年,統一北方只用了十個月,開國將領帶著士氣高昂的步卒,採用兵團作戰方式,步兵打騎兵,主動找北元主力決戰,一路摧枯拉朽恢復故土。
此後又在草原多次找北元殘餘,把萬里草原打的空空蕩蕩,韃靼人跑到他們祖先都不敢輕入的極北之地,冰天雪地裡躲藏,不敢輕捋虎鬚。
中原第一次完整控制河套和塞北草原,可惜北方人口實在太少了,經營廣闊的土地難以獲得效益。
朱元璋吸取歷代教訓,冊封塞王固守九邊,採取積極的防禦策略,總體為了禦敵於國門之外。
東邊以燕王為支點,沈王、遼王、寧王前出,中間以晉王為支點,代王前出,西邊以秦王為支點,慶王、肅王前出。
九邊互為奧援,支撐起大明五千裡防線,讓中原遠離戰場,休養生息,以期大明傳世萬代。
可惜這是老朱一廂情願,軍事力量堆積於九邊,此消彼長,很快就與中樞失衡,靖難之役把剛剛恢復一點元氣的中原再度打亂。
朱棣吸取父親的教訓,削藩的同時,保證大明國防力量處於身邊,拱衛京城。
但他畢竟不是藩王的老子,是藩王的兄弟,下手很不方便,需要循序漸進。
這就導致大明藩王實力天上地下,強藩稀少,富藩巨多。
晉、代、秦、肅、慶均為強藩,到憲宗時期,藩王護衛定製1700人,但實際上,代、晉、秦三藩,正德前都保持四五千人的護衛。
代藩是個特例,他的護衛到滅亡都保持五六千人的規模,成為天下強藩之首,但這問題不是後來皇帝造成的,是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甚至是後來正德、嘉靖一起默許的後果。
代藩在百姓心裡、在官場輿論,那是純粹的爛人,但在皇族裡面,有些時候是皇家臉面。
首代藩王朱桂在洪武二十五年才就藩,當時的大同府面積比山西其他地方面積加起來還大。
朱桂母妃是郭子興的女兒,性格殘暴、臭名昭著,朱元璋也算廢物利用,把他放對了地方。
大同當時有很多潰兵、潰民,時不時還有北元殘餘來騷擾。
若是其他藩王,早就焦頭爛額了,朱桂反其道行之。
把王府參軍司三護衛全部拆散,百人一隊,不限時間,不限地點,自由搶掠,以搶對搶,以暴制暴,塞外殘留的蒙古人逐漸膽寒,投降的蒙古人也逐漸歸心。
於是,明史中有了個特別的記載:代藩自立國之初就出惡棍,宗室個個是劫匪,攔路搶劫,打家劫舍,無惡不作。
朱桂得了一個這樣的名聲,也是實至名歸,不管怎麼說,靠他一個人守住了偌大的地盤。
朱桂與朱棣都是徐達的女婿,靖難之役支援連襟,除藩的時候,朱棣對代王、寧王犯難了。
寧王內遷江西了事,對代王軟硬都沒用,兄弟倆開始十六年的慪氣。
朱桂反正該做什麼還做什麼,光棍的很,根本不管朝廷說什麼,有本事你就把我問罪。
朝廷拆撤三護衛後,朱桂把他們當做護院,依舊是王府麾下,十六年來,山西地方官對朱桂彈劾達四百多次,朱棣賜敕列其32條罪狀,召朱桂入朝。
朱桂死活不去,有膽你就來問罪,朱棣是皇帝,那就繼續問罪,一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