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朱雄英:文武之道在於平衡 (第1/2頁)
明朝的疆域並不算大。
尤其是在洪武年間。
基本上就是前宋的所有地盤。
再加上幽雲十六州。
之後的建州等地說是國土。
其實也只是羈縻罷了。
不是朱元璋不想打。
而是大明國力實在不允許。
自己人眼看都養活不起。
再繼續向外擴張,那跟找死有什麼區別?
後來的朱棣雖然打了幾場仗。
但更多的只是為了滿足自己打仗的慾望。
打完就回來,並沒有真正的統治那個地方。
等到朱祁鎮把幾十萬精銳葬送在土木堡之後。
整個大明就徹底從進取轉變為防守了。
在這區區不到百年的時間裡。
大明從重武變成重文,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使得這個漢人最後的王朝從盛轉衰。
很難不說是一種遺憾。
但是朱雄英知道,無論是重文還是重武。
都是錯誤的。
【文武之道,只有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重武肯定不行。】
【唐朝時候重武,雖說給大唐帶來了一百多年的強盛。】
【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安史之亂,藩鎮割據。】
【這種強盛是以後世子孫的悲慘為 代價的 。】
【清晰的告訴了武將掌權的後果。】
【一旦兵權沒有了制約。】
【軍隊裡計程車兵就會只認將領,不認皇帝。】
【所有人都覺得宋朝的過猶不及。】
【但那是站在後世的角度去看宋朝。】
【以結果倒推原因。】
【要是站在趙匡胤本人的角度來看。】
【真不一定會比趙匡胤做的更好。】
【在宋之前, 五代十國的經歷。】
【讓趙匡胤不得 不防著手下的武將。】
【因為之前都是武將造反,把皇帝給殺了,然後奪了皇位。】
【而且還不止一家這樣。】
【所有人都是這麼做的。】
【甚至已經成為了一種傳統。】
【像趙匡胤這種留下前朝皇族的人根本就是不可思議的存在!】
【這也是為什麼趙匡胤從來都不覺得自己錯的原因。】
【因為在他那個時代,他的做法已經是仁慈的不能在仁慈了!】
【至於杯酒釋兵權,更是那個特殊時代的特殊產物。】
【因為趙匡胤都不知道自己建立的大宋能夠持續多久。】
【說不定哪天就被篡位了。】
【以文御武,已經是趙匡胤能夠想到的最優解了。】
【歷史也證明了趙匡胤的選擇確實是對的。】
【否則大宋也不會立國那麼久,幾乎都沒有發生什麼武將叛亂的事。】
聽到朱雄英的心聲。
朱元璋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沒想到朱雄英竟然會這麼看趙匡胤。
自己起於布衣。
對於趙匡胤這種人是不怎麼看得起的。
不是因為趙匡胤奪了後周的江山。
而是趙匡胤的手段實在不夠狠。
武將叛亂殺了就是了。
卻忽略了那是一個兵強馬壯者為天子的年代。
朱標的心中同樣感到十分的震驚。
並且偷偷的看了自己的父皇一眼。
和父皇的想法不一樣。
朱標看到的東西似乎更多一點。
父皇之所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