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48章 朱標:雄英說得對 (第1/3頁)

加入書籤

“第二條路,途徑鄭州和太原府。”

“這兩個地方都是重鎮,將來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

“都有說不完的好處。”

“並且這條路線相比第一條來說.”

“少了許多的山脈。”

“不過黃河的河道卻要寬上不少。”

“施工同樣也有不小的難度。”

說完第二條路線之後。

不等朱雄英 主動詢問。

工部尚書便接著說起了第三條。

“第三條路,比第二條 路經過的山脈更少。”

“但是河流卻要 多一些。”

“除此之外,由於是行經北平的。”

“所以相比較前兩條路來說。”

“對於將來的事也要稍微麻煩 一些。”

將來的事,自然就是征討瓦剌和帖木兒帝國的事。

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

朝廷肯定不會這麼輕易就放過他們。

朱元璋聞言輕輕的點了點頭。

目光在三條路線上來回掃動。

戶部尚書也站出來說道:

“陛下,這三條路線的花費,戶部也 統計的差不多了。”

“按照皇孫殿下的想法。”

“其中第三條是最花錢的。”

“因為要修建好幾座大橋。”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座橫跨黃河的大橋。”

“施工難度之大,週期之長,簡直世所罕見。”

“而第一條雖說要過的山比較多。”

“但真算起來,施工難度反而不如第三條。”

“當然,折中的法子就是第二條。”

朱雄英聞言皺起了眉頭。

修建鐵路的困難,自己早就已經有心理準備。

已經預料到會十分的困難。

但是卻沒想到會有這麼難。

第一條之所以會比第三條看起來省錢的原因也很簡單。

那就是破壞總比創造容易。

第一條山雖然多,但只要願意。

朝廷還是能夠用火藥 將其全部夷平的。

相比之下,在黃河上修橋。

並且是修一座經得住火車透過的橋,那就要難多了。

工部的人肯定也是做過一些考量的。

要不然也不可能會選出這三條路來。

朱雄英皺眉看了一會兒地圖。

如果自己沒有記錯的話,在歷史上黃河是有修建過橋樑的事情的。

而且那橋也是能夠滿足通勤需求的。

並非是臨時搭建用不來行軍的那種。

更重要的是,自己明明記得有一個地方,黃河的寬度只有幾十米。

完全可以在這個地方修橋。

為什麼工部的路線沒有經過這裡呢?

“我知道有個地方的黃河寬度好像只有幾十米。”

“但是從愛卿的這三條路線來看。”

“似乎都沒有選擇?”

“這是何故?”

聽到 朱雄英的話,工部尚書立刻回道:

“皇孫殿下說的是這裡吧?”

工部尚書在地圖上指出來一個地方。

這個地方位於絳州,也就是 後世的河津。

朱雄英點了點頭。

工部尚書接著說道:

“皇孫殿下說的沒錯,這裡的黃河確實只有幾十米寬。”

“看起來像是個修建大橋不錯的地方。”

“只是皇孫殿下應該也能夠想到。”

“以黃河的流速,如此龐大的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