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爺爺,父王,我倒是有個人選 (第1/3頁)
門口的百姓,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激動和期盼。
這也是這些書吏們如臨大敵的主要原因。
這個數量的錢,自己這輩子都沒有見過。
真要是出了什麼問題,自己腦袋都不夠掉的。
最後還是縣令站出來說道:
“誰要是再聒噪,本官直接讓人打出去。”
“莫說是出工了,本官還要治你們的罪!”
說著便開始招呼衙役們維持秩序。
聽到縣令的話,所有人頓時就安靜了下來。
縣令見狀也是長出了一口氣。
隨即便說道:
“朝廷的規矩,告示上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每個出工的人,每月一兩銀子的工錢。”
·“另外朝廷還管一日三餐。”
“除此之外,還有些規矩本官要跟你們這些人說明。”
“無論每家有多少壯丁,都只取一個。”
此話一出,讓那些家裡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壯丁的人家。
頓時露出了一陣失望之色。
這麼大的好處放在自己面前。
自己卻吃不到。
那這份好處究竟該讓誰吃呢。
眾人立刻起了心思。
這時候,縣令又開口說道:
“不過本官也知道,有很多人家裡是出不來這個勞力的。”
“所以,本官就取個折中之道。”
“多出來的勞力可以頂沒有勞力家庭的名額。”
“然後這一兩銀子,你們三七分,勞力得七成,剩餘三成歸沒有勞力的家庭。”
聽到這話,在場的人頓時一陣竊竊私語。
元末大亂,不知道有多少人家失了勞力,或者是隻有一個勞力,需要照顧田產。
這樣一來,就得不了朝廷的好處。
很容易就生出別的心思。
要是一家兩家倒還好。
整個西北諸省這樣的人家太多了。
到時候再整的民怨沸騰就不好了。
畢竟人不患寡患不均。
而早就考慮到這一點的朱雄英就想出了這麼個解決之道。
一份銀子分成兩份。
七成給出力的人,三成給借名額的家庭。
這樣一來,雙方都有了好處,自然也就少了些怨氣。
至於有名額的家庭會不會覺得少?
如果白得三成銀子還覺得少的話。
那他們的怨氣就儘管跟朝廷撒吧。
而為了穩定民心,讓百姓相信朝廷的話。
第一個月的工錢,是提前發放的。
那些擺出來的銀子就是最好的證明。
當然了 ,發到這些百姓手裡的肯定還是朝廷發行的銀票。
這些銀子只是讓他們看的 。
不過百姓對此卻並不在意。
因為現在朝廷銀票的信用已經徹底建立起來了。
根本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而隨著各地商人逐漸進入西北諸省。
更是讓本地的百姓徹底的放下了心中的顧慮。
於是一場席捲西北諸省的修路行動浩浩蕩蕩的展開了。
在西北諸省開始修路的時候。
遠在海津市舶司的姚廣孝的一封奏摺送到了朱元璋的手裡。
除了姚廣孝的奏摺之外,還有朝鮮國王的一封國書。
奏摺裡的內容簡單明瞭。
但是卻讓朱元璋看的 火冒三丈。
裡面總共寫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 ,就是被朱棣驅趕到東北地方的蒙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