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家人 (第1/2頁)
回到程家大院的時候,時間已經是晚上六點多了,雖然這個時代已經有電燈了,但在高堡臺也就只有車站、碉堡有能力裝上電燈,個人家那怕如程家這樣三個男人平均每月二千多塊的高收入家庭也捨不得裝電燈。但因為是兒子回家,程家大門上今天不僅掛起了燈籠,屋內的煤油燈也點了兩盞,從外面一片漆黑中走進屋內,反而顯得格外的明亮。
老孃還有嫂子早就準備好了飯菜,進了屋,甚至連靴子都沒來得及放好,程延就被老孃連拉帶推就上了炕,甚至程延連給侄子侄女準備的紅包還有禮物都沒來得及拿出來,嫂子就已經擺好了飯菜還有酒杯。一家人其樂融融,既不像山東移民那樣男女分桌,也不像熱河人那樣分出了主次尊卑,除了大嫂坐在炕沿上給大家添著飯菜,其餘人都圍坐在火炕上的飯桌上一起吃起了飯。
飯菜很豐盛,顯然是精心準備了,不僅有程延愛吃的血腸,醬肘子,還有本地的幹豆腐皮炒辣椒,滿滿一大桌子菜,主食除了大肉包子,還居然有一個小盆大米飯,每個人都可以分到一小碗。在這個年頭,東北包括位於遼河邊的盤錦幾乎不種大米,否則流亡到關內的東北軍也不會有一首歌唱得是“到處長滿了大豆高粱”。大米或者產於日本朝鮮,或者是從江南“走私”過來的,在新京的時候,程延已經知道有人因為吃了一頓大米飯被判刑的訊息。但這裡離大連不遠,從1905年起就一直是關東軍的佔領區,老爹還是高堡臺的副站長,按滿鐵的待遇吃上大米根本不算犯法的事兒,但程延估計在整個高堡臺能夠這麼“合法”吃得上大米的也沒幾家。有時候程延覺得還是要勸老爹老孃搬到大連去住,畢竟隨著九一八事變以來,日本人在東北人民心中的印象極差,久在鄉下可不是什麼安全的事兒。但程延有時候又很猶豫,畢竟以他的秘密身份,又怕連累了家人。
老爹老孃程延嫂子都能喝兩口,就只剩下兩個侄子侄女吃著菜嚼著大米飯了。在飯桌上,大家都只聊著開心的事兒,雖然程延年前被處分的事兒老爹是知道的,但他也從來沒跟老孃提過,所以全家都還不知道這件事兒。就算知道也沒關係,老爹在高堡站也沒少被處分、被扣工資,甚至還降過一次級。所以在老爹老孃眼裡,這都不算事兒,只要活著,一家人能夠在一起就好。
吃完了飯,已經快七八點了,趁著大嫂收拾飯桌的時候,程延才將帶回家的禮物拿了出來。
給老爹的是金氏兄弟送的虎骨膏,這東西聞著味兒就很純正,比以前在大連買的要濃厚得多,就連用習慣了虎骨膏的老爹都很詫異程延是如何弄到用這麼純正虎骨做的膏藥的,程延也只是解釋到,是新京的一個朋友送的,他的弟弟跟自己一樣都在345次列車上工作。
給老孃、嫂子的東西是程延自己在大連早就買好的,有花布還有比較流行的雪花膏,而給兩個孩子買的除了學習的鉛筆書包文具,還各給了五十塊錢的紅包,這對孩子來講已經很多了,等於將過年的紅包給補上了,雖然嫂子一個勁地責備他不應該花這個錢,但還是很高興,然後就將孩子手裡的紅包給收了。在程家,程延從小也沒有將紅包自己收起來的習慣,所有的紅包都交給父母,至於以後怎麼用那就管不了了。
甚至連住在側房的幫工兼保鏢王叔還有二爹程滿囤,他也帶了禮物,雖然只有兩套衣服但他們都很高興。
做完這一切,程延並沒有回到自己的屋裡,而是跟老爹老孃睡在了主屋。在程家大院,前排房子兩個大屋,爹孃一個,大哥嫂子一個,後院還有一個是程延的,這是蓋房子時,老爹就計劃好的。但每次程延回來時間不多,每次都跟著老爹老孃住在一起,雖然如此,但每次程延那個屋子都會被收拾得乾乾淨淨,就跟他在家一樣。
幹完這一切,老孃跟著嫂子帶著孩子回到了另一個屋,專門留給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