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零三章 綠樹陰濃夏日長(一) (第1/3頁)
哥譚的夏天是什麼樣的呢?
在過去,人們會說哥譚夏日是一場要落未落的雨,沉沉的烏雲總是壓得很低,雷聲像是從雲層中穿行而過的巨獸,陰鬱又潮溼的小巷中暗藏著無數不為人知的危機。
可如今,這座重新找回陽光的城市夏天炎熱又漫長,白日熱浪滾滾,蟬被熱得沒了力氣,叫聲拉著悠長的調子,海鷗飛也飛不動,蹲在咖啡店的門檻上發出喑啞的叫聲,皮鞋踩過柏油馬路,融化的瀝青拉出絲絲閃亮的線,路上匆匆的行人舉著報紙遮著腦袋,半刻都不敢在陽光下停留。
從五月以後,哥譚就變得越來越熱,30多度的時候,人們還勉強可以靠製冷裝置過活,可眼看著溫度直逼40度,真沒幾個人敢出門了。
按理說,一個沿海城市怎麼也不可能會熱成這樣,更何況哥譚三面臨海,氣候應該比大都會還好。
可是這座城市在現代化的路上走上了另一個極端,反正沒有陽光,摩天大樓能建多高建多高,反光玻璃能有多亮就多亮,鋼筋混凝土結構使勁加,柏油馬路使勁建。
眾所周知,熱島效應就是在以上此類條件中產生的,沒有陽光的時候,這些東西完全沒問題。
可是現在,烏雲散開,陽光重新回來了,整座城市就像是放在陽光下暴曬的鐵片。
之前冰封哥譚的時候,整座城市還是避暑勝地,可伴隨著緻密冰技術一再迭代更新,現在哥譚地下冷庫當中用的緻密冰已經不冷了,幾乎不參與熱量交換,自然也就沒了降溫的功能。
天時地利人和之下,整座城市是越來越熱。
哥譚人的一生多災多難,剛擒住了幾個魔,又遇到了幾個妖,城市好不容易重見天日,又在越來越熱的夏天中差點被烤熟。
席勒無比慶幸自己搬到了新家。
西區被改造成了工業區,而工業活動是熱島效應的罪魁禍首之一,現在那邊溫度也差不多有40度了,再待下去遲早被熱死。
而新家就好處多多了,背後有一片大湖,湖邊有森林,沿著湖向下還有溪流,周圍全都是草坪和樹木,綠化和水體都是能夠降低熱島效應的東西。
儘管如此,席勒的心理防線還是在清晨看到溫度計上顯示的36度的數字的時候被擊潰了。
上次他看到這麼高的溫度還是在上輩子,如果他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在重慶。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兩座城市還真有相似之處,尤其是在哥譚的情況好轉之後,席勒仔仔細細地看了一下地圖,現在的哥譚和重慶看上去真的很像。
不說別的,重慶是兩江交匯,萬橋之城,哥譚也是兩河交匯,哈德遜河和哥譚河正好在哥譚的市中央交匯,兩河之上也有無數座橋樑,城市也因此被分為東西兩塊。
不過不同的是,哥譚的地形比較平,沒有那麼多山丘溝壑,從自然條件來看,沒有那麼魔幻,但奈何布魯斯的哥譚改造工程把這裡變成了真正的8d城市,東區那一塊他自己都走不出去,就更別指望導航了。
而不幸的是,學好不容易,學壞一出溜,好的不學學上溫度了,哥譚市區前兩年還勉強能維持在35度左右,今年就連郊區也奔著40度去了,哥譚人稱“東海岸小重慶”。
正常來講,如果要調控溫度,那就可以把烏雲給弄回來,但是布魯斯不當蝙蝠俠了,為了蝙蝠俠的存在而維持著的哥譚詛咒也不存在了,烏雲是一天比一天稀薄,現在已經起不到什麼遮罩作用了。
席勒在溫度計前站了十分鐘。
事實上,這是個非常難以解決的問題,不是把帕米拉拉回來,讓她到處種樹就能解決的,現在哥譚的城市建設已經非常飽和了,樹往哪種呢?
舉個例子,席勒家門前的這條道是四車道,通常情況下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