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00章 南北邊境對峙 (第1/1頁)

加入書籤

曹魏和南吳,不斷地向前線增兵。

南北對峙的狀態,越來越劍拔弩張,隨時都有可能爆發一場大規模的作戰。

關中地區,南吳部署著十五萬兵力。

其中直屬於呂蒙、朱桓的兵力,達到十二萬眾,都是精銳的邊軍。

曹魏一邊,夏侯淵為關中都督,坐鎮著洛陽。

他在弘農前線,打造了一條防線,能拖延住呂蒙進攻的腳步。

由於夏侯淵是防守的一方,所以曹操只給他留下八萬兵力。

河東地區,也是曹魏重要的防線。

曹魏最精銳的鐵騎,便駐紮在河東地區。

河東向北則是幷州,向西能進入三輔之地,是重要的戰略要地。

同時,河東也阻擋著南吳奪取上黨地區。

歷史上的秦朝,正是在奪取河東後,兵發上黨爆發長平之戰。

如果上黨地區落入南吳手中,那麼孫權將掌控進攻的主動權。

上黨地勢很高,與天為黨,故曰上黨。

從上黨出兵,能輕而易舉進攻魏、趙故地。

曹魏要反擊,會被太行山阻擋,主要兵力會被牽制在鄴城。

所以曹操相當重視河東,委命張合、曹休進行鎮守,騎兵有四五萬人。

當然,曹魏的騎兵數量不止於此。

曹真統帥著上萬虎豹騎,跟隨魏王曹操出戰河東去了。

虎豹騎中,有大量的具裝騎兵,不適合奔襲拉扯作戰。

如果在一天內決戰,那麼虎豹騎的馬具,將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時間放長到半個月、一個月以上,沉重的馬具會成為騎兵的負擔。

總結起來,曹魏在關中地區部署的兵力,和南吳旗鼓相當。

作為防守的一方,曹魏稍稍佔據那麼一點優勢。

但也僅僅是一點罷了。

中部的戰場,主要集中在南陽和穎川的對峙。

朱然、全琮麾下,有十萬邊軍。

由於戰爭還沒有全面爆發,孫權並沒有向南陽增兵的意思。

曹魏一邊防守的主將是曹仁,兵力也達到十萬眾。

江淮地區的對峙,局勢才是最嚴峻的。

孫權將二十五萬主力,都部署在合肥、皖城、濡須塢地區。

曹操針鋒相對,調來二十多萬兵馬,幾乎將北方的邊境都抽空了。

現在幽州、幷州的邊境,大概只剩下四萬兵力。

曹魏還有五六萬人馬,留駐在鄴城,作為機動性地增援。

各州的物資,瘋狂地運輸到前線。

就連南吳的海上航線,都變得異常地忙碌。

交州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集中到江淮地區,大都走的是海運。

南吳大規模的兵力調動,根本不可能瞞得過曹魏的細作。

所以孫權很難採取偷襲的策略,正面交戰又會損失慘重。

他選擇了最持重的作戰方式,那就是耗下去。

如果是以前的曹魏,孫權必敗無疑。

畢竟中原的物資豐富,不是南土所能相提並論的。

曹操常年用兵,窮兵黷武。

在江淮兩敗後,還沒有恢復元氣。

大量的甲冑、武器、戰具等,都需要人力物力前去打造、維護。

曹操為了補充軍備,沒少耗費民力。

對峙狀態,變得對南吳有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