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補給的艱難 (第1/2頁)
由於秦國的後勤補給方式,從陸路變成了水路,對於魏國來說,原先的拖延計劃全面破產。
所以,此時,魏國想指望秦國的後勤出現問題,從而被迫停止攻魏的行為也已經破產了。
按理來說,此時的魏國,應該改變策略,放棄和秦國的全面對峙。
畢竟,秦國的後勤補給方式已經證明,持久戰對於魏國是不利的。
魏國此時,應該改變策略,比如說,放棄和秦國大軍在邊境的長期對峙,轉而讓秦軍深入魏境 拉長秦國的補給線。
雖然說,不知道秦國用什麼方式,把谷河徑從山路變成了水路,但是,在離開山脈地區以後,秦國的補給線依然是陸路,如果魏國可以做到堅壁清野,那麼,透過拉長秦國的補給線,魏國依然有機會粉碎秦國此次攻魏行動。
但是,之前的錯誤情報,讓魏國做出了錯誤的戰略決定,此時,二十六萬魏軍,已經盡數堆積在了秦魏邊境綿延數百里的邊境線上。
魏國確實可以放棄和秦軍在邊境線的對峙行動,但是,這意味著,魏國需要在三十萬秦軍虎視眈眈的情況下,讓二十六萬魏軍,完成撤退行動。
要知道,秦魏兩軍對峙的戰線有數百里。
不管魏國方面是先集結大軍再撤退,還是直接從數百里長的戰線上撤退,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秦軍不是傻子,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魏軍撤退。
在兩軍互相對峙的情況下,一旦有一方主動撤退,那麼,另外一方必然會發動打擊。
尤其是,此時的秦軍,不但在戰力上擁有優勢,在兵力上也擁有優勢。
對於秦軍來說,他們如果想撤退, 那麼可以依靠比魏軍更多的兵力,比魏軍更強的戰力,將秦國大軍分成數個部分,然後各個部分的秦軍,再交替掩護撤退。
魏國就算想要追擊,在秦軍斷後部隊的掩護下,魏國大軍很難佔到什麼便宜。
可魏國大軍想當著秦國大軍的面,安然撤退,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首先,秦軍在戰力和兵力上的優勢 不是白白存在的。
魏軍如果想要當著秦軍撤退,那麼,秦軍一旦全軍壓上,魏軍安然撤退的可能性不大。
公孫嫋預計,魏軍一旦撤退,秦國三十萬大軍,必定會直接壓上。
三十萬對二十六萬,秦軍兵力比魏軍多四萬,如果算上秦軍的戰力優勢,秦軍擁有的優勢,實際上可不止只是多了四萬人而已。
要知道,秦軍三十萬,其中,戰兵的數量起碼在一半以上,而魏軍呢?
二十六萬大軍,戰兵的數量只有十萬 一名戰兵起碼可以等於兩名輔兵。
所以,如果按照戰力來計算,秦軍的實際兵力優勢,足足比魏軍多出十幾萬。
如此巨大的優勢,魏軍拿什麼保證在秦軍的追擊下安全撤退?
靠如今秦魏邊境那修築時間僅僅只有幾年的邊境長城?還是靠沿線少數幾座堅固的城池堡壘?
說白了,在戰略上佔據劣勢的魏軍,想要在兩軍對峙的情況下,取得戰場上面的主動權,太難了。
所以,現在的情況是,公孫嫋想撤,但是根本撤不了。
而為了應對這場秦魏之間的戰事,魏國方面,已經可以說是傾盡全力了。
超過百萬人口在為魏國大軍承擔運輸任務。
陸安此時,已經把魏國的國力用到了極限。
當陸安得知,秦軍的補給居然是水路時,他也是大吃一驚,可就算陸安知道了這種情況,也沒什麼辦法改變。
秦國之所以將谷河徑改造成為水庫 以滿足糧食運輸,除了谷河徑適合以外,還因為,谷河徑東端的出入口所在的位置,對於秦國有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