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25章 五百人只有七十二人入選第一期方舟計劃 (第1/2頁)

加入書籤

茂林別院,蘇易把整理的資料放到桌上問正在準備煮咖啡的小魏:“小魏,這次零距離接觸負債人,你有什麼感受?”

“師叔,負債人群體幾乎覆蓋整個社會的所有層面,這個讓我很吃驚。而且,這次來面談的,還不止是負債人,基本都是失信被執行人。”小魏把煮好的咖啡放到蘇易的面前,欲言又止地張了張嘴。

“想說什麼就直接說。”蘇易端起咖啡,淺淺地喝了一口。

“師叔,我覺得,有些人真的不值得同情。”小魏剛才顧忌的是,蘇易曾經也是失信被執行人。

“沒錯。所以,這次五百人約談,最後只有七十二人能透過。”蘇易並沒有覺得自己曾經是失信被執行人,就忌諱這個詞。因為,不管你忌諱不忌諱,別人依然會知道。而這次沒有入選的還有蘇易的另外兩個熟人:曾經的房東孫赫和鄰居老楊。

“師叔,這麼做,真的有意義嗎?”小魏這段時間借調到絲路研學組委會,作為蘇易的助理,蘇易的其他專案小魏非常認可,唯有這個方舟計劃,小魏看不清楚其意義到底在哪裡。

“小魏,你喜歡看電視劇嗎?”蘇易突然問了一個毫不相干的問題。

“喜歡過,但後來覺得沒啥意思。看得就少了。”小魏不知道蘇易怎麼突然問這麼個問題。

“怎麼就覺得沒意思了?”

“男頻商戰,女頻宮鬥,要不就是穿越。都是勾心鬥角的狗血劇情。”

“人的潛能很大,或者說有很強的主觀能動性。而人的主觀能動性會受一個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蘇易說到這裡,停了下來,這是一個比較抽象的哲學概念。

“這麼說吧。如果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是拜金主義,那人們就會不擇手段地去獲得財富。但獲得的渠道卻不是去創造,而是去掠奪。因為掠奪,比創造更直接,也更容易。”蘇易在腦子裡組織語言,儘量形象地講述這個抽象的概念。

“師叔是要讓這七十二個人透過創造來解決債務?”小魏覺得這話題不但深奧而且有點沉重。

“直接目的是這個,但意義不止是助力這七十二個人上岸。是想嘗試一下,在機會均等,平等而無層級差異的環境下,把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到底能創造多大的價值。”蘇易手指敲著桌面,這是蘇易在思考而沒有結果時候的下意識動作。

“只是,哪怕是這入選的七十二個人,未必有這樣的想法或者說境界。”小魏心想,現在的大多無利不早起,就算是這七十二個人,恐怕也只是把方舟計劃當成躲避催收的避難所。

“回到剛才電視劇的問題。商戰和宮鬥,其實質是一種內耗,不管是逆襲的草根,還是上位的民女,最終靠掠奪別人的利益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師叔,我想起一個詞:內卷。”小魏的腦子裡靈光一閃。

內卷是指社會文化模式發展過程中的停滯,現多指非理性的內部競爭或“被自願”競爭。

“內卷”一詞最早是由美國人類學家亞歷山大·戈登威澤從藝術角度提出來的,指在藝術領域沒有創新的複雜化。而現在很多高校學生用內捲來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類似於養蠱、互相傾軋之意。直觀地說,內卷就是“向內演化,或繞圈圈”。更寬泛一點說,所有的沒有意義的消耗、內鬥都可稱為內卷。

內卷是指在某個固定的範圍內,人們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或者利益,而不斷地增加投入、加大努力,但是收益卻不會隨之增加的現象。

簡單來說,內卷就是一種無效的、低水平的重複和競爭,它不僅會導致人們的努力和資源被浪費,還會帶來心理上的壓力和疲憊。內卷的概念最早來源於人類學,後來被引入到社會學、經濟學等領域。在生活中,內卷可以體現在各個方面,比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