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94章 讀心術 (第2/2頁)

加入書籤

“所以,讀心術就是給對手一些分析依據,然後讓他自己做出你想要的判斷。但前提是,你要了解對手的思維習慣。比如諸葛亮,準確地把握了司馬懿多疑的心理特徵,才敢只帶兩個琴童就上了城樓。”

“所以讀心術是一門包含了心理學、行為學和邏輯學的綜合學問。但一直以來被人們給神話了。”

有人說讀心術是起源於鬼谷子,而真正讀心術地最早記載是在唐代。

《度心術》,作者:唐代李義府。他從度心、御心、擒心、縱心、奪心,誅心等十個方面,將看似繁複深奧的“度心之術”,

上智者御心,下智者御力。

得心,須先御心(駕馭人心);御心,須先度心(瞭解掌握人心)。於是,“度心術”應運而生。 在中國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度心術”已經作為一種人生技能、社會生存鬥爭的利器,被鬥智角力場中的人們所推崇。縱觀古今,凡成大事者,大都享有“御人大師”的美譽。他們諳熟人心,利用人心,擅於說服人、引導人、控制人、駕馭人,讓人心甘情願地效力於其鞍前馬後,頗具“登高一呼,應者雲集”的人格魅力和個人感召力。

“這就是讀心術的原理。在美國有個案例,據說FbI就是用了讀心術的原理,破獲了一起疑案,並讓兇手認罪。”蘇易講完讀心術的起源和發展後,講到了一個美國的案例。

美國某個郊區的一條小路上,發生了一起殘忍的兇殺案:受害女性臉部幾乎被毀,面目全非,心口中了致命一刀,胸部也被砍了數刀,現場慘不忍睹。

美FbI趕到現場後,法醫對此進行了鑑定,發現除了胸口那一刀是致命的,其餘的刀痕都是死者死後,兇手再“補”上的。

FbI分析發現,受害女子長相貌美,但沒有受到侵害,且身上的貴重物品都完好無損。

為此,從現場分析來看,他們認為兇手是出於一時的氣憤,而在受害人身上刻下了如此多的刀痕。

從其殘忍程度上看,FbI推斷,兇手有精神病史,患有偏執狂的妄想症……

然而,當兇手被抓住時,FbI並未能從他的嘴裡問出答案來,案件偵破陷入僵局。

而在那時,FbI留意到了兇手的另一個細節,當審訊人員問他問題時,他目光躲閃、逃避,眼睛看向另一方。

這時,FbI想到了兇手家中怪異的現象:在偌大的家中,幾乎找不到一面鏡子,玻璃也是磨砂的。

隨後,FbI推出了答案:兇手是一個極為不自信且敏感的人,敏感到可以因為他人一個鄙夷的眼神而殺人。

最終,果不其然,兇手的確因此而殺了人。

“蘇老師下次上課的時候,能提前發個通知不?我們也來旁聽。”唐導和攝影師輕輕敲了一下門然後走了進來。

“閒聊,當不得真。”蘇易請唐導和攝影師到二樓平臺的茶座入座,今天,他們要商量定稿《書香》第一集,同時還要把剪輯好的趙魏晉闖片場的影片在明源書院的影片號上釋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