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六十七章研製火炮 (第1/2頁)

加入書籤

</dt>

有了圖紙,趙無忌便安排人按照說明和尺寸,把蒸汽機的各個部件逐一打造出來,最後裝配成一處,得到一臺高達三米多的蒸汽機。

點上火之後,這龐然大物便慢慢啟動起來,慢慢地,速度越來越快,用來出力的巨大連桿飛快地前後移動,轟隆作響,氣勢驚人,看得一旁圍觀的眾人咋舌不已。

按宋應星的說法,他曾嘗試以蒸汽機捶打百鍊鋼成功,開發出了蒸汽機第一個實用的功能,趙無忌轉身詢問站在一旁的唐維,是否能把蒸汽機的巨大力量用在打造火槍上。

唐維思忖了半晌,也只想到了利用蒸汽機精鍛槍管用鐵,當趙無忌問他是否可以利用蒸汽機給槍管鑽眼的時候,唐維給出了否定的回答,因為目前蒸汽機還不算太完善,出力的連桿,執行軌跡不太精確,並不適合用在對精度要求非常高的鑽槍管上。

聞言後趙無忌雖然有些失望,不過唐維說精鍛槍管也是很耗費時間的,如果能用蒸汽機進行精鍛的話,還是能把造槍的週期提高上兩三天的。

看來短期內,想提高火槍產量就只能靠堆人去實現了,趙無忌打算成立一支千人規模的火槍隊,於是也只好吩咐顧炎武給唐維多加人手,爭取讓火槍的月產量早日達到三百支。

至於火炮,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非常有用,趙無忌讓唐維牽頭,席爾瓦負責具體實施,儘快先造出十門火炮,火炮趙無忌打算造那種口徑不算太大,既可在城頭轟擊敵軍,又可加上底座,由士卒以人力即可推動的中等口徑火炮。

這個年代的火炮,都是後世看起來最古老的那種炮,據席爾瓦說,火炮的點火方式與火槍相同,乃是用一根燃燒速度很慢的火繩,來引燃引藥,引藥發火後,才會點燃炮膛內的火藥,使炮彈發射出去。

趙無忌想起他從安國寺的大悲和尚那裡得到的地下霹靂也就是地雷,採用的便是鋼輪發火裝置,應該就是火石燧發了,雖然這個發火裝置體積龐大,暫時還不能用在火槍上,但是這個可以用在火炮上啊。

燧發的火炮可比用火繩引燃的火炮發射速度要快上很多了,這樣可以大大加快火炮的發炮速度,防守時這個優勢還不算太明顯,若是野戰,敵軍靠近之時,已方突然從後面推出一排火炮,然後炮手猛一拉繩,萬炮齊發的感覺簡直不要太好。

趙無忌將地下霹靂以及大悲和尚當時贈送的那本書,一併交給唐維,讓唐維與席爾瓦研究,暫時先把燧發炮給研究出來。

趙無忌研究火炮,主要就是為了對付後金的騎兵,後世的滿清號稱是以弓馬得天下,弓和馬,也就是弓箭手和騎兵,或是弓騎兵。

唐維獻上的新式火槍,趙無忌測試過了,效能很好,就是射程近了點,大約能射一百五十米上下,而好一點的弓箭手的射程,則是一百米,火槍的優勢只有五十米,若是這五十米內無法打死敵人,被敵軍突進到一百米之內,弓手相對來說會更有優勢。

畢竟拉弓只要一瞬間,這時候的火槍,得先裝藥,再放子彈,最後拿通條把子彈塞到槍管最底部,然後再以火繩發火射擊,這一套程式下來,弓手都足以射出十箭八箭了。

這也是為什麼明軍不愛用火槍的原因之一了,若是遠端在一百米以外沒有打死敵人,待到後金騎兵逼近一百米以內後,那便是弓手相對火槍手一邊倒的屠殺了。

所以趙無忌感覺,以這個年代的火槍來對付後金的騎兵,還是稍顯吃力的,而燧發炮則能有效地加強遠端攻擊的強度。

如此一來,以燧發炮為輔,火槍為主,趙無忌還是有底氣與後金最強大的騎兵一戰的。

燧發炮的研究相對簡單,畢竟地下霹靂的發火裝置是現成的,直接照搬過去也可以用,既然是要對付騎兵和步兵,那炮彈就不能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