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零九章張堡之謎 (第2/2頁)

加入書籤

錯的收成,趙無忌見河心喜,便撥出十幾個家丁,每日前去打魚,仍舊是採用在南京已經證明行之有效的彎溝法。

窟野河也是條大河,江中魚蝦數不勝數,採用了先進的捕魚方法之後,每天都能得到幾百斤的魚獲,這樣難民們每天都能有鮮魚吃,多的魚便統統醃製成鹹魚。

為了避免難民們養成懶人思想,趙無忌命令,僱工家屬,以及敬老院,少年營的所有人,無論大小,也要做工,當然這個做工乃是量力而行,完全在人們的承受能力之內。

比如敬老院的老人,只要身體健康的,便可以做一些打掃,清潔的工作,稍微年輕一點的,也可以做一些照顧年老老人的工作,有些老大娘,可以擔任洗衣和做飯的工作。

小孩子如今暫時沒有工作可做,趙無忌安排給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他希望能在把這些孩子,變成自己新生力量的班底,不過他心裡也有預案,將來張堡的工坊產量擴大以後,這些孩子可以偶爾做一些幫忙包裝貨物的簡單活計,明年開春,孩子們還可以去打豬草,飼養雞鴨牲畜等。

趙無忌想匡扶天下,但是他可不想養懶人,如果發現有人明明具有勞動能力,卻只想好吃懶做,那這種人一旦被發現,便會被逐出張堡。

大明的老百姓還是很淳樸的,懶漢雖然有,但是不多,總共也就逐出了七八個人,絕大多數的難民都是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溫飽生活,自覺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張堡建立初期,趙無忌幾乎天天都都往那邊跑,督促安排各種事務,如今眼看一切算是初步走入正軌,自從來了西北,每日都在忙碌奔波,於是便想偷懶一天,好好陪陪陳圓圓和春桃,同時給自己也放個假。

於是趙無忌一改往日早起的習慣,醒來之後依然賴在床上,足足睡到日上三竿方才起床,這才揉著惺忪的睡眼,匆匆洗了把臉,這開始去陪同陳圓圓二人吃早餐。

趙無忌剛剛吃完早餐,便聽手下稟報,有個二十多歲的書生前來拜訪,據說是從京城來的,趙無忌撓了撓頭,也想不起來在京城有什麼熟人,便吩咐把來人帶到客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