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79章 大張旗鼓入京都(上) (第2/2頁)

加入書籤

家,好生招待封林晩。

又命人整理出一輛車來,供封林晩乘坐。

封林晩也都沒有推辭。

繼續往京都而去,一路上便再無風波。

等將要抵達京都之時,封林晩卻突然開口提出離去。

婦人再三挽留,卻終歸耐不住封林晩去意已決。

看著封林晩遠去的背影,整個車隊的人,無一不感嘆,這小和尚小小年紀,卻難得的高風亮節。

若是尋常人,救了御史中丞史大人的家眷,還不是順水推舟,成為史大人的座上賓。

哪裡又會像這個小師傅,淡薄名利。

而事實上呢?

封林晩將這些官眷捲進來,真的就是無聊之舉?

當然不是!

任何事情,都需要時機。

在懸空寺,封林晩等待了半年,又講經了半年。

從而塑造了聖僧的頭銜,小小年紀便引得天下佛門弟子,紛紛崇拜。

而如今,他要入京都,也不能無名無姓,悄然而入。

而是要大張旗鼓,鑼鼓喧天的被這座城中最有權勢的那個人給請進去。

世人都是浮華的。

他們只願意相信,那個最耀眼,最璀璨的人,是格外與眾不同的。

甚至會逐漸賦予他,神的光環。

說穿了,就是誰會裝嗶,誰就是仙。

旁的不說,那些歷史上,被傳為仙人下凡,或者佛陀轉世之人,哪一個不是對‘裝嗶’一道運用自如?甚至天生自帶逼格?

京都城外,有九山。

山巒之間,佛寺、道觀,大小不下數百。

封林晩既沒有如佛寺掛單,更沒有入道觀,改換門庭。

而是尋了一處山水宜人,卻並不太出名的小書院,奉上了束脩,然後成為了書院格外特殊的旁聽生。

這個世界的文治也很有意思。

沒有‘儒家’這個概念,卻又融入了許多儒家的禮法精髓,其中法家、墨家、陰陽家的理念,也摻雜其中。

成為了一般人學習文字,通曉世理的方法。

至於是否有儒家、法家、墨家的修行之法,這一點封林晩還未得到證實。

書院裡多出了個小和尚旁聽生。

這自然惹得一些學子好奇。

有些帶著善意,有些帶著惡意。

只是無論抱著什麼目的與封林晩接觸,都能被封林晩以強大的‘人格魅力’以及學識折服。

很快,整個書院,甚至包括教書的先生,都成為了封林晩的‘粉絲’。

關於這個奇特的小和尚的‘事蹟’,也開始在小範圍內傳播。

且說另一邊,那位御史中丞史大人的家眷,回到家中後,向自家主人稟告了路遇之事。

史大人畢竟為靖國高官,心思更加多些。

並未輕舉妄動,而是派人打聽關於這位小師傅的事情。

於是,封林晩書院求學,且在書院之中,發生的種種事蹟,也都傳入了這位史大人的耳中。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