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5章 太師書信 (第1/4頁)

加入書籤

姚平仲見眾人黯然神傷,隨即道:“不說這些傷心往事,如今好了。長大成人,要振作起來。告慰祖上,不負韶華。”費無極道:“小兄弟年紀輕輕,卻能如此,佩服。怪不得種溪說,姚平仲是他最好的兄弟。”種溪糾正道:“拜託,無極哥哥,我說是之一。你幹嘛把之一去掉,真過分。”

阿長道:“小兄弟說崇拜諸葛亮,莫非你想做宰相?”姚平仲道:“文臣就是鬥嘴,我還是喜歡衝鋒陷陣,馳騁疆場。”費無極道:“文武雙全,實為正道。”阿長道:“莫非還有歪門邪道?”姚平仲道:“不管什麼道,只要是人間正道就好。”“走上人間正道,世上自有公道。”費無極道。眾人都笑。

張明遠道:“諸葛亮治蜀,的確令人欽佩。不過我還是覺得杜工部最辛苦。”種浩揚起袖子,不以為然道:“諸葛亮是丞相,杜工部不過是個文人墨客。”種溪瞪了一眼種浩,擲地有聲道:“此言差矣,杜工部也做過官。”

姚平仲道:“杜工部這人也算命運多舛。他少年時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又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皆石沉大海。杜工部官場很不得志,心中自然惆悵無比。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他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棄官入川,雖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心繫蒼生,胸懷國事。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和‘三別’。”

种師道嘆道:“老夫祖上便是如此。官場不得志,也是有口難言。”尹氏道:“像諸葛亮那樣的官員,還要劉玄德那樣的明君抬舉才是。劉玄德曾說得到孔明先生,便是‘如魚得水’。這般說來,明君是魚,賢臣便是水了。”眾人樂個不住,喜笑顏開。

張明遠道:“素聞,‘進川一隻蟲,出川一條龍。’不知有何道理。”費無極道:“那就要請教阿長師兄了。”眾人看向阿長阿長一臉茫然,搖了搖頭。扁頭道:“他不知道,俺也不知道,誰知道,俺就不知道了。”種溪和姚平仲對視而笑。

阿長道:“川中的確很安逸,自古有‘天府之國’的美譽。三國劉玄德因之以得帝業,大唐安史之亂時,許多人都入川躲避戰亂。關中與川中,便是截然不同。關中長安為帝都,如若太平便歌舞昇平,天下莫可能及。如若戰亂便烽火燎原,顛沛流離。川中好似世外桃源,不管太平或是戰亂,都不受叨擾。”姚平仲道:“難怪杜工部要入川,還在成都結草為廬。想想看,日子雖清苦,卻如世外桃源。實在令人心馳神往。”費無極道:“我倒想起杜工部的一首詩了。”瞅了一眼種溪。

種溪道:“無極哥哥,我知道,叫做《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名字好生奇怪,是破歌,還不知道有多破呢。”姚平仲樂道:“種溪,你別倒背如流了,你臭顯擺什麼。好似你們種氏子弟真就天下無敵,無所不能了。種家軍馳騁疆場,已然令人羨慕嫉妒。你作畫又小有名氣,眼下還頭頭是道。你還讓別人活不?”隨即用手指頭朝種溪後腦勺輕輕敲了敲。

阿長回憶往事,不覺思緒飄飛,一瞬間好似回到童年歲月,便學著小孩子的語調,笑道:“成都府的小男孩一般都會杜工部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我小時候去過杜甫草堂,站在浣花溪邊,蹦蹦跳跳,可好玩了。”姚平仲很不服氣,搶先道:“我也倒背如流。”隨即吟誦開來: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度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