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寶衣局 (第1/4頁)
安陸州位於湖廣道偏北的地界,地處平原,土地肥沃。
東西方位依山傍水,風景如畫,南北處毗鄰荊州襄陽,四通而八達,又臨近漢江,水脈貫通之下,北去離京城不遠,南下去往南京也算方便,因此不僅僅是百業興旺,商賈匯聚。
同時,這也是一處常有進士誕生的地方,乃是不少官員故里。
再加上荊州襄州文人士子常來常往,可以說安陸州也是一處文風鼎盛之所在。
因此安陸州內,文教其實一直是被州內大小官員緊抓不放的事情,除開各個安陸州各家族所舉辦的私塾學院以及州府府學之外,還有上門授課的私教,說不得隨意去下面縣中那處有名風景地裡去逛一逛,還能挖出來一兩個隱士高人!
城中還有一整條販賣書籍紙張,文房墨寶的街道,自然也選的是有橋有水,依柳靠河的所在。
他們甚至還仿照南京,在這條文人街不遠的地方設有青樓雅館之地,也足佔去一條街道。
雖然秘而不宣,但這其實是州府衙門各級官員都努力維持的存在,文風盛行,因而官員政績也出在這上面,所以無論是誰,就算是當朝官員外放做官來了這邊,也不會破壞關於文教的一切事宜!
當然!書面公文上,還是允許百姓,商戶在此處做旁的生意,只不過會有專門負責的小吏,低品級官員用各種辦法理由,阻止旁人罷了。
手段總多的是,最重要的是讓有錢又有前途的書生們覺得安陸之所在令他們滿意,多多眷顧,最好再從中多出幾名進士,那便又是一筆不菲的政績了。
做官嘛,為了政績,犧牲一些名聲,使一些下九流的手段,能算得了什麼?不磕磣。
不過,很明顯,雖然安陸州官員們做的足夠多,可絕大多數讀書人其實對安陸的現狀還是不大滿意。
這尤其是以荊襄兩地計程車子們為甚,州中文人,大部分沒出過遠門,不少人以為安陸這種文風,已經是天下一等一的好。
可荊襄士子們則多去過南京,甚至當中就有去過國子監讀書的舉人,去南京秦淮河流連過的大家族子弟,而秀才們聽了他們的見聞,一個個也對安陸各種明顯是抄襲的舉措產生了鄙夷之情。
當然,口嫌體正直也是文人們一貫的操作,雖然嫌棄,但青樓楚官裡清倌人的生意還是要照顧照顧的。
只不過是有些膩而已,沒什麼新花樣,也沒勞什子捧臭腳,齊吆喝的上等詩句名篇,更沒有叫人一聽名字就提振精神的老儒大賢。
舉人賙濟,與安陸州眾多士子想法一樣,雖然他是個喜愛山林之樂的君子,可眼下這盜匪橫行的時候,也著實沒好去處,在西街買了幾本極為有用的八股文卷之後,他就準備繞一點路去府學那邊,去邀請一兩名好友聽曲。
可曲子也是聽得膩歪了的,安陸女子可不像南京秦淮河裡上的女子,寫詩作詞編練小曲樣樣都做得,也就會幾首反反覆覆拾人牙慧的曲目,一點兒新意也沒有。
只是去還是要去才行,咳咳!文人!要端莊,大庭廣眾之下可不能做揉褲襠的不雅之事。
需得到了地方,談一會兒趣,作一會兒雅樂之事,情意濃時才能行周公之禮。
至於錢財方面,他賙濟才不會管這個!周家田多錢也多,或許南京地界不算什麼,但在安陸地界,他賙濟還能窮了這等使喚銀子?
一邊想著無謂的事情,賙濟兜兜轉轉之間便來到了府學以及各家書院所在的那家街道。
這邊也是商鋪民居多,穿著麻布破衣的百姓不少,要死不活的做著些茶水,點心,鐵匠,酒肆的生意。
前段時間,一家做鐵匠的,也不知是不是瘋了,竟招攬流民做工,天可憐見,他那幾天來這邊找好友時,自己只以為是走岔了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