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6章 最後的決戰 (第2/2頁)

加入書籤

彥的一萬兵馬,一定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畢竟趙彥手下的人都是一些老弱病殘,到時候擊潰了他們,還能繳獲大量的武器裝備。

說不定到時候還能和楊肇基以及徐天爵的兵馬抗衡一下,只可惜此刻的徐鴻儒,早就沒了之前敢打敢拼的樣子,畢竟他已經損失了五萬人馬了,如果再輕舉妄動,極有可能徹底兵敗。

所以他還真不敢動,也就失去了唯一的一個機會,但不管怎麼說,任何選擇都是有利弊,都是有取捨的,或許這就是上天註定。

很快,時間便來到了三天後,此刻鄒縣城外到處都是明軍的戰旗,聲勢浩大,甚至蓋過了城內的叛軍。

三路大軍齊聚鄒縣城外,雖然都是明軍,但三路大軍各有不同,徐天爵的一萬人是從京營帶來的,能在寸土寸金,權力瀰漫的京師當兵,自然是有其傲氣,但也不是看不起這些地方兵,就是自帶一股傲氣,而且他們的裝備也是最好的。

反觀,人數最多的楊肇基所部,的兵馬大部分都是山東都司,從山東各個地方給他調過來的,良莠不齊又遠赴他鄉作戰,再加上還有5000的新募之兵,所以倒是老實巴交一些。

而且由於是從各個地方抽調出來的,他們的裝備,明顯落後於其他明軍,其他衛所的指揮千戶也不傻,怎麼可能把自己的精銳全部都交上去?畢竟這個時候可不太平。

再說那些精銳的兵可都是那些衛所將領自己養的私兵(合法),自己用還行,給別人用,那是絕對不可能。

再看那5000新兵,雖然經過了系統化的訓練,但是缺乏血性,真上了戰場,到底能不能打,還有待商榷。

最後也是裝備最差,戰鬥一直最薄弱的兵,也就是山東巡撫趙彥的一萬兵馬,這些人,大多都是兗州府的地方部隊,連一開始,徐鴻儒的起義都沒鎮壓住,足可見其戰鬥力有多麼拉胯,再加上遭到徐洪儒起義軍的不斷打擊。

恐怕能打仗的所剩無幾了,遇上稍微慘烈一點的戰鬥恐怕都得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