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寒食節與介子推 (第1/2頁)
春秋時期最重要的一項活動便是祭祀,伴隨著祭祀文化的發展,人們將對火的崇拜融入到祭祀文化中。
其中一項便是改火,因為人們保留著全年的火種,這個火是舊火。到了第二年,應該是新的一年,需要新火。
新火就是重新生火,然後取新火種使用,這當然是有著一定的含義的。
那什麼時候生新火呢?
春天。而且是初春。
因為初春是氣候最乾燥的季節,人們儲存的舊火種容易引起火災,於是人們透過舉辦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這便是“禁火”。
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的一年生產與生活的,這便是“改火”,也可稱“請新火”。
這個祭祀活動這麼重要,當然配套一系列的祭祀要求,如犧牲、樂舞等,慢慢流傳下來,便成了禁火節。
禁火節,意味著有一段時間要禁火,禁火與生新火的時間間隔,有史料說三日,也有五日、七日等不同說法。
既然這幾天都無火,那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過日子。
這些熟食當然是涼的,於是便有了“寒食”,到後來,便形成了“寒食節”。
所以,寒食節本應與介子推風牛馬不相及,但介子推正好是在禁火期被燒死,晉文公所謂的規定全國不得用火,其實可能是對寒食節禁火的一個強調。
因為寒食、禁火本來便是上古傳下來的,只是可能到了春秋時期,如晉國這樣與戎狄部落混雜的國家,有不少人不大重視傳統文化,所以晉文公作了重新規定。
只是他的這個規定,正好在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所以人們自然而然將寒食節與介子推聯絡在一起。
寒食節又稱百五節,這個百五,即105天的意思,是冬至過後的第105天。
這一天,正好是清明節前兩天(後來到了清朝之初,朝廷進行曆法改革,將寒食節定在清明節之前一日)。
這樣一來,人們剛過寒食節,搞一場大規模的寒食節祭祀活動,過了一兩天便又要搞一場大規模的清明節祭祀活動。
大型祭祀活動,是非常耗費錢糧精力的,實在很不符合社會生產生活實際。
後來,大家乾脆將兩個節日的祭祀活動融合了起來。
兩大節日的祭祀活動,當然要比單一的祭祀活動要隆重些。
於是,在祭祀活動的同時,人們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
隨著寒食節慢慢與清明節相融,如今,人們開始淡忘寒食節,往往就只過一個清明節了。
於是,人們又自然而然的將清明節與介子推聯絡起來,便開始流傳清明節源於春秋的晉文公時代,其典故便是介子推。
這個應該是誤傳。
但不管是寒食節還是清明節,不管史料記載的這段故事是否真實,我們讀史,重要的是把有益的歷史文化給挖掘出來,而這裡被挖掘出來的正是晉文公時期的介子推給我們帶來的歷史文化。
晉文公非常傷感,他命人將介子推最後身亡之地旁邊燒剩下的那棵柳樹砍了一段,帶回宮中,專門用這段柳樹做了一雙木屐。
木屐是什麼?
用現在的話講,就是一種拖鞋,現在的日本人是經常穿這玩意兒的。
這裡必須要說的是,雖然如今日本流行穿木屐,但木屐是中國人發明的。早在堯舜時代中國便有了木屐,到了漢朝時期更是人們的常見服飾,具體講便是一種兩齒木底鞋。
由於是木為底,所以走起來路來吱吱嗒嗒作響,所以稱之為木屐。
晉文公每次穿上這雙木屐,聽到木屐叩地發出的嗒嗒之聲,便要低頭看一眼,口裡喃喃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