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0章 共生養殖 (第1/2頁)

加入書籤

陳旉的眼中一下子就有了光,恭敬說道:“先生打算具體怎麼做?”

梁峰輕聲說道:“將土地歸還給農民,透過集中化生產,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此外,將勞作細分為不同的環節,例如種植、收割、加工等,可以更好地發揮每個人的專長和技能,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最後,透過建立共生生態養殖系統,可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同時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

這樣做不僅可以讓百姓吃得飽,更重要的是,能夠讓他們享受到價格合理的糧食,提高生活品質。”

陳旉一愣,滿臉求知慾,再次抱拳道:“青龍居士可否賜教?”

梁峰深吸一口氣,輕聲說道:“過去的水田,都是一家一戶各自經營,這實際上就是小農經濟。

這種分散的經營模式無法實現集中管理和統一規劃,導致生產效率低下。

無法充分發揮當地水網密佈的資源優勢,來提高糧食產量,實在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而且,在現在朝廷的制度下,百姓被層層剝削,終年辛勤勞作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而那些鄉紳們整日悠閒卻能坐享其成,這不僅嚴重影響了社會公平,也極大地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阻礙了農業的發展。

這樣的局面必須得到改變,才能真正實現農村的繁榮。

我願為勞者提供機會,細分勞作,各司其職,勞有所得、病有所醫、住有所居、足以讓全家溫飽裹腹。

讓整個水田整體運轉起來,百姓是生產者,而先生則為掌舵人,給勞作者多少報酬,分其多少糧食,我不在乎。

我只希望人人有笑顏,人人對生活充滿有希望。”

陳旉挺直了身板,輕聲說道:“老夫斗膽問一句,讓老夫為執劍人?分配利益?”

梁峰點點頭:“當然。”

陳旉試探道:“分七成可否?”

梁峰一臉平靜:“當然,這一切都要建立在公平、公正、按勞取酬的原則之上。

只有這樣才能讓人們心服口服,激勵他們努力工作。

而對於那些勤勞肯幹、付出更多的人,則應該給予相應的獎勵和回報,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辛勤付出得到了認可和尊重。

同時,多餘的糧食也不應該被浪費,可以透過交換等方式獲得財富,從而改善和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當老百姓手中有了餘錢之後,這些錢財才能夠真正地流動起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這種金錢的流動不僅能夠滿足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需求,還能為社會帶來活力和創造力。

而這種活力又會反過來促進商業的繁榮與發展,推動經濟的不斷增長。

僅僅依靠簡單的施捨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只有讓他們掌握了生存的技能,才能真正擺脫貧困,實現自身價值。

因此,我們應該注重教育,培養人們的能力和素質,讓他們具備自我發展的能力。

我們要引導百姓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讓他們明白勞動的意義和價值,激發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我相信,只要全體百姓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創造出美好的明天!”

陳旉呼吸有些急促,恭敬說道:“先生本可以維持現狀,既得利益遠比現在要多,先生何故如此?讓利給百姓呢?”

梁峰輕聲說道:“我的理想是想讓天下的百姓:

餐餐能吃飽,月月有餘糧,年年有餘錢,

江淮是我第一塊田,但絕不是最後一塊,

我要讓更多的百姓生活在陽光下,生長在春風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