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百九十二章 嶢關之變 (第1/2頁)

加入書籤

劉交、曹參卻不這麼認為,話裡話外隱隱透著一絲擔憂。

劉交、曹參則認為此地較為重要,武關前後的這條道較為重要,乃關中的一條生命線不能輕易予之。

劉季在帳內徘徊,捋著鬍鬚,眉頭微皺,劉季不是一個優柔寡斷之人,一向深思熟慮,做事果敢,面對王陵卻愁的眉頭不展。

許久,劉季緩緩道,“抽調王陵兵馬,命其駐守。”

聲音不大,語氣舒緩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這個決定在蕭何等人眼裡不過轉瞬之間,可在劉季心裡卻經過諸般思慮,各種影像在腦海裡閃過。

劉季料到諸般場景,只是沒料到在劉季休整幾日後拔營離開武關後,王陵並沒有固定在武關堅守而是留一部分兵馬駐守武關,他則率領兵馬向東北方向而行。

王陵自然沒有改變注意偷偷隨劉季入關,而是停在商州上洛開始築城,擴收周邊的壯丁,先是征服商縣城,進而控制六里灣。

六里灣,即砭路至襄王溝口、商君腿、將軍腿夾口,這裡也是張儀用計謀以600裡變六里醉翻之地。王陵逐漸控制二關,一城,外加這六里灣,當然這是後話,此處不再贅言。

八月份的等待令人焦急,八月份的攻城既艱險又有意外的收穫。

時光隨流水而去,夏風吹綠大江南北,初秋之風卻令這份翠綠帶一點點黃。

或嫩黃,或火紅。

當楓葉紅於二月花之時,劉季的兵馬到達嶢關之外,九月的關外分外妖嬈,劉季的兵馬行走的並不甚疾。

原因是劉季破武關向西繼續快速推進時,從咸陽而來的那名甲士作為使者已從嶢關開始向武關而來,途中遇見劉季大軍。

說是使者卻一身甲冑,說是甲士實則乃一名郎官併兼任千夫長之職,代表趙高向劉季表達誠意。

這個誠意便是已經逼殺二世,欲立一個傀儡響應劉季入咸陽,與之履行分王關中。

這下事情發生較大的意外,起初劉季與張良謀不過是詐一詐趙高,與趙高分王關中不過是一個迷霧單,他相信不可能靠著這一分王之約便可以入住咸陽,不太可能之事。

以分王關中之約來攪亂秦廷,不過是令前行阻力變小,令守關之將發生搖擺,只要守關之心不再那麼堅定,劉季便相信定有機可乘。

如今不料趙高真的敢殺死二世,另立一公子,還派遣使者公然和劉季聯絡。

劉季內心有些波動,說實話他不願與趙高分王關中,那關中之王必定是他自己的,否則他為何那麼著急的打入關中,聽聞項羽已降章邯立刻緊張萬分。

目前劉季一切的目標便是關中王,能成為關中王此生足矣。可現在趙高居然來履約,若和趙高履約那等於與天下為敵,天下人誰不知趙高之惡行,和其合作必然會遭天下唾罵,遭天下士子恥笑,甚至會被山東各諸侯鄙夷。

該如何做,劉季心不定,關鍵時刻還是張良解開劉季之迷惑,趙高之約不妨暫且應著,一旦順利透過嶢關,那麼此約便可作廢。

等到天下各路諸侯進入咸陽,定有人殺死趙高,不會放過這個閹賊,尤其是秦降將章邯,對趙高可謂深惡痛絕。

想到這一層,劉季便決定順著這條縫隙穿過嶢關,如果兩關一過,進入咸陽將可待,即便藍田那裡遇到阻擊亦是螳臂當車。

故而劉季行軍的速度便慢下來,就如同一個心急的人突然得知事情已解決,那麼腳下的步伐必然會放慢。

因為覺得前無阻力,因為在思考入咸陽之後該如何處置趙高,如何應對這個分王關中之約,行軍的速度便隨著劉季的思緒而放緩。

故在劉季至嶢關時已是初秋九月,自然也沒有想著安營紮寨,而是引兵直奔嶢關準備透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