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百九十一章 作壁上觀 (第1/2頁)

加入書籤

恆楚見項羽自信的眼神,便欲縱馬隨項羽去戰章邯,烏錐馬如箭一樣射出,卻在一箭之地處昂首挺立。

戰馬駐足自然是因為項羽,只見項羽前有一斥候飛身下馬,報,“季布將軍返回。”

項羽道,“快請。”

只見季布縱馬飛奔,從北面一路狂奔而來,身後的軍隊直接一分為二,有一路直接去支援黥布、鍾離昧,另一路隨季布至項羽前。

項羽道,“如何?”

季布道,“與王離軍激戰一次,其軍善奔襲,步軍弱,且糧草不足,若再斷幾日必然不攻自破。”

項羽點點頭,若有所思。

季布不悅道,“吾等楚軍拼死在與秦作戰,諸侯軍居然作壁上觀,遲遲不進兵,將軍是否催促諸侯一同進兵章邯?”

項羽搖搖頭,“兵貴神速,戰機不可失,只要諸侯不退兵,能牽制司馬欣那十萬大軍,又能讓王離軍不敢輕舉妄動,足矣。”

范增對項羽冷靜判斷很滿意,道,“諸侯聯軍即便做壁上觀,然秦軍不知其意圖,章邯便不敢讓司馬欣輕易動,只要能切斷王離與章邯之聯,便可各個擊破!”

項羽先遣黥布、薄將軍渡河擊秦,諸侯聯軍未動,如今他項羽渡河擊秦,已然破釜沉舟,諸侯聯軍依舊未動。

在項羽渡河之際已經快馬送書簡,諸侯軍該早知如何去做。

如今斷絕糧道之戰依然開打,諸侯聯軍居然無一處動,鉅鹿之北,棘原之北,鉅鹿之東,大大小小有十餘壁,卻無一進軍,項羽心想不知是諸侯不敢動,還是如宋義那般想坐收漁翁之利。

一想到如宋義般坐收漁翁之利的計量,項羽之氣便不打一處來。

范增經過斥候多方打探,依然知曉雙方各自兵力,王離軍自蒙恬手中接過,曾經的三十萬大軍因所徙適戍邊者皆復去,依然散去大半,只有十五左右,王離號稱二十萬。

章邯軍自十萬驪山刑徒邊打邊有二世不斷從關中增兵,依然達到二十五萬左右,秦軍總計兵力有四十萬。

再看諸侯聯軍,楚軍即項羽兵十二左右,分五路軍有五虎大將統領,張敖率領有兩萬餘代兵,陳餘有六七萬,燕國五萬,齊國六萬,總計兵力三十二左右。

雙方兵力其實懸殊不大,然能戰者卻很少,皆因諸侯恐懼秦軍,更因陳澤、張黶的全軍覆沒,使得諸侯喪失進軍的勇氣。

漳水之被依舊在颳著寒風,這一陣陣的寒意不僅在秦軍中彌散,更在諸侯軍中彌散,唯有大大小小的勝利才是爐火之源。

陳餘、張敖之兵在牽制王離,燕國、齊國在牽制章邯的嫡系軍,主要由秦二世從關中徵發的國人壯丁,秦人自秦孝公時期便由商鞅變法發生鉅變。

好戰之風由來已久,商鞅變法後關中之國人更是家家有軍功,關中子弟多有軍爵,甚至世代為軍,故而二世重新徵發的關中子弟兵乃秦軍主力。

稍微訓練便是秦國之正派軍,這與章邯當初解放驪山刑徒臨時拼湊的不一樣。

臨時的拼湊的秦軍戰鬥力亦不弱,人人為自己而戰,為自由而戰,短期內爆發力駭人。

故而大敗周文,逼其自殺,這一場仗打出了章邯的威名,亦給二世徵調關中兵爭了足夠的時間。

臨時組建的軍隊時間一長弊端顯露。

關中子弟兵與之不同,同樣為自己而戰,一個為自由而戰,一個為家族而戰,為保衛軍爵而戰。

相對自由一旦獲得,戰鬥力便下降,且容易被更大的誘惑牽引,子弟兵家在關中,世世代代為秦人,秦若滅,他們的軍爵和榮耀將消失,迎接他們的未知的恐懼。

這個恐懼讓他們忽略苛捐雜稅,雖無驪山邢徒那樣的爆發力,可戰力卻持續綿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