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安然無恙 (第1/2頁)

加入書籤

聽聞燕將之言,廝卒直接哈哈大笑起來,燕將臉色不悅,但眼睛裡充滿了渴望,渴望知道真相。

燕將為了保持自己的威嚴,怒道,“有何可笑?”

廝卒笑罷道,“吾笑將軍未知敵情,將危矣。”

燕將更加迷惑了,“願聞其詳。”

廝卒道,“想那張耳、陳餘皆當時豪傑,與陳王部將武臣並轡北行,唾手得趙數十城,獨武臣稱王,二人豈無稱王之心?只因初得趙地,不便分爭,故論年齡資格才推舉武臣為趙王。此乃先立武臣,暫定人心耳。”

言至於此,廝卒望向燕將,見燕將聽聞痴痴,催促廝卒繼續說道,“今趙地已定,兩人正欲平分趙地,自立為王,苦無契機,可巧此時武臣被燕所捕,此乃天假機緣,足償彼願,佯為遣使,求歸趙地,暗中巴不得燕人下手,立刻殺死趙王,彼二人好分趙自立,併合兵攻燕,藉口為趙王復仇,人心振奮,何戰不克?將軍若再不知悟,中彼二人詭計,燕地將被趙所滅矣。”

燕將聞言,頻頻頷首,待廝卒言畢,便道,“據汝所言,還是放趙王為妙?”

廝卒知曉此處回話當時最為關鍵,一不留神當前功盡棄,便道,“放與不放,權在燕國,臣安敢多口,當為燕國計,不如放還趙王,一則打破張耳陳餘詭謀,二可永使趙王感激,日後即便張陳逞刁,有趙王從中牽制,彼二人有何計圖燕?”

燕將聽罷,思慮良久便向燕王進表,燕王韓廣亦覺有理有據,遂放趙王武臣,以禮相待,並增車一乘,使廝卒御王還趙。

廝卒簡要講述完畢經過,張耳陳餘皆心下感嘆,吾等在此苦思冥想,又是珠寶,又是使者,亦或是帶兵攻燕,竟不及廝卒一張利口,震驚,不敢小看此廝卒。

趙王武臣遂拔營南歸,由張耳陳餘護衛,馳回邯鄲。

武臣剛回邯鄲,此刻依舊是驚魂未定,內心依舊是窩火,亦後悔自己大事未曾與張耳陳餘商榷。

此時雍齒率數百精兵突圍臨濟,剛剛到達邯鄲。

武臣召見雍齒,雍齒言魏國危急,望趙王即刻發兵助魏。

張耳曾聞聽雍齒此人背叛沛公,劉季與張耳一向交好,故對雍齒沒有好印象,在趙王詢問張耳陳餘時,“丞相,將軍,汝二人以為如何?”

一國之兵畢竟關乎著生死存亡,若是救援時遭到重創,恐被燕國趁虛而入。大殿之上,張耳未曾表露意見,武臣知其要私下面授。

武臣詢問張耳,“丞相以為如何?”

張耳道,“秦軍勢大,臣聞如今齊魏聯軍被破,齊王、周市皆被章邯所殺,楚軍被擊退,單單吾趙軍無法與秦抗衡,且有外患?”

武臣疑惑道,“何為外患?”

張耳解釋道,“若趙軍南下救魏,勝敗未可知,但邯鄲必然空虛,若燕王趁機侵入趙地,何以阻擋?恐秦軍面前失利,又無根基可依,悔之晚矣。”

此番言語,武臣如夢驚醒,他深知周市的能力,絕不在他之下,如今周市和齊王皆被章邯所殺,他武臣何能敢與章邯對抗,道,“吾欲堅守城池,不發兵南下,恐天下諸侯嘲笑。”

張耳建議道,“可派遣使者至楚、燕,邀請與其共同反伐秦,既能儲存實力,亦能避不義之舉,若楚、燕出兵,趙再增兵不遲,若二國皆不發兵,天下豈能獨笑趙國乎?”

武臣覺得張耳所言甚是,便禮遇厚待雍齒,令其在宮中居住,兩日皆美酒、歌姬為伴,雍齒憂心魏王咎,多次欲進言趙王,皆被歌姬、酒肉攔下。

甚至多次要求見趙王,雍齒皆被趙王各種理由避之不見,雍齒大怒,“獨趙王不義乎?若魏被攻破,邯鄲豈能安然無恙!”

先是張耳、陳餘接見雍齒,後慢慢變成小吏,雍齒憤怒,趙王的答覆是已向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