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追擊不利諸侯不至 二王皆慮淮南之況 (第1/2頁)
小標題:劉邦追擊不利堅壁固守楚司馬周殷孤立無援心彷徨
恐懼就是瘟疫,稍有不慎就會釀成大禍。
劉邦見情況不妙,果斷下令撤回營寨,並令周灶加固防禦工事,深壑高壘。
項羽見楚大敗漢軍,心中戰意飆升,鍾離眛建議急擊漢軍,抓住這難得的時機。
項羽遂親自率軍追擊至漢軍壁壘下,挑戰漢軍,劉邦堅壁不出,使漢將周灶巡視加強防範,敢擅自出戰者,殺無赦。
此時的劉邦內心五味雜陳,韓信和彭越的行為讓劉邦想到最壞的結果,彭越暫且不說,畢竟人家獨立自主性較強。
韓信是劉邦非常依賴的戰將,甚至給予高於蕭何丞相的相國之職,可韓信的行為卻讓劉邦很失望。
這給在外獨立征戰的其他諸侯之將什麼榜樣?
此刻在外獨自帶兵的諸侯如果都學韓信,即便不自立為王,學彭越的中立,搞小山頭,那也是滅頂之災。
如灌嬰、靳歙、呂澤、盧綰、劉賈等,這些都是封侯之人,如果其中再有一個學韓信,那多年的努力可能付諸東流。
這個時候劉邦不得不想起張良曾經的話,對於一般的諸侯,多高官侯爵,少給予實權,對於大能之人,當非常待之。
韓信和彭越沒按日期而來,讓劉邦不自覺的想起涉足淮南的其他諸侯,但願他們接到詔令,能迅速趕來,否則這天下事還真不好說。
漢五年十月(相當於後世的十一月),不僅北方寒風漸大,淮河之南同樣也是寒氣逼人。
壽春之外兵馬圍成三匝,這一天城外又來一支彪軍,城內外都沸騰起來。
壽春被困,糧草將盡,寒風之下,衣不遮體者比比皆是。
這場圍城打援將九江郡裡的楚勢力已經掃的七七八八,唯有壽春的周殷還在強撐。
周殷此人曾在項梁時期就任大司馬率兵渡過淮水,徇九江,算是西楚政權裡的重要人物。
可如今他的心思複雜之極,眼神有些恍惚的看著城外連綿不絕的紅色旗幟。
就在不久前,周殷接到項羽的密令,使其留兵固守要塞,率九江軍來援,共同夾擊劉邦,一戰定天下。
周殷手裡不僅有自己的精兵強將,還有當時項伯收的部分黥布軍(黥布反楚後其軍被擊破,妻子被盡殺),也交給了周殷節制。
鄧宗見周殷臉上有些憔悴,必知其數夜未安眠,忍不住道,“周兄,非愚弟多嘴,當年周兄與共敖一同南下平定南方諸郡,其功不亞於共敖,然共敖為王,周兄僅為侯,名為南方軍政,實則為棋子。
周兄統帥九江軍,平定九江,然項王卻封賞英布為九江王,愚兄實在為周兄惋惜,如此之主,何必苦苦死守……”
死守二字未曾道出,因為周殷斥責道,“賢弟,不得妄議項王,英布兄隨項王征戰四方,其功遠多於吾,況且英布為王,待吾如親兄弟,六縣以北大城皆交由吾二人轄制,等於六縣以北皆由吾二人統轄,其義盡顯。”
鄧宗搖頭苦笑,“周兄仁義心善,非英布割讓,乃吾二人合兵盤踞於此,其爭之不易,且有楚大司馬主持南方軍政之名在,如今英布尚且反楚,此時乃周兄割據九江之時機。”
周殷依舊面無表情,但看得出他的內心在糾結,“漢侵入九江,已克十數城,何談割據九江之機。”
鄧宗道,“與漢和。”
講和與投降是兩碼事,讓周殷與漢講和,他的心裡還是能承受,故而只是眉頭皺皺。
這些天被漢軍圍困,出戰不利,固守糧草將盡,他也在考慮如何應對,其中一個想法就是與漢和,保持自己數萬兄弟的利益。
見周殷依舊在猶豫,鄧宗又下一劑猛藥,“英布如在,周兄與其聯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