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打小教育 (第1/2頁)
劉邦便一同賞賜陳平和張良,至此河水南北兩岸的各路諸侯基本匯聚。
河水之北除卻極遠的燕王外,已經盡在漢王麾下,河水之南,除正在和楚交戰的齊國,便只剩下那江淮流域的三王。
西魏、殷、河南、韓、恆山、趙(代)、賽、翟等八路諸侯王盡在漢王麾下,劉邦的豪情頓時高漲,尤其在劉邦聽盧綰回報說此刻的各路諸侯聯軍兵力已達五十三萬。
可以說是楚軍兵力的數倍。
劉邦豪情高漲,但並非頭腦發熱,他覺得伐楚聯盟還可以再有所作為,他的眸光瞄向江淮流域的三王。
對於三王如何拉攏和策應,劉邦再次向陳平和張良徵求意見,陳平的回答是有目前五十餘萬的諸侯聯軍做背靠,漢將範目南浮而下足以震懾三王。
張良的回答則是另闢蹊徑,在張良的判斷中認為此三王皆與楚有隙,根據董公的訊息,此三王皆參與誅殺義帝的行動中。
三王中衡山王、臨江王保持中立的可能性較大,就差一把劍懸在頭頂上,使得他們只能想著自保。
那與楚有故舊的九江王英布自項羽討伐田榮之時就已經有郄,如能給予範目以統帥樓船軍的權利,以其還定三秦時的威猛,必然可以威懾三王。
劉邦點頭,命人制作將印,火速送往巴蜀之地。
江水(長江)貫穿巴郡,自朐忍向東流向南郡,並直轉南下環繞南郡南端。
南郡故楚之地,江水之北,漢水之南有一座古城,這裡風景秀麗得天獨厚,此處可謂一座極適宜居住的城池。
這座城便是故楚郢都,此時已名為江陵,在楚柱國共敖將兵攻略下,如今的南郡已經不再有秦的蹤跡。
秦軍的旗幟已經不見,城池上一切與秦有關的能換則換,這裡漸漸恢復成故楚的風貌。
共敖本是南郡人,對故楚有著別樣的情懷,在項羽封其為臨江王后,共敖便毫不客氣的接受此王爵,開始重新改造江陵。
曾經的故楚之都變成臨江國的國都,一人站在最高的宮殿上遙望這片土地,感慨萬千。
此人闊面虎牙,狼體豹腰,英武魁偉,生的不凡,那雙眸如雄獅之眼,令人不敢直視。
少年時代的共敖曾想著能進入郢都事楚,能為楚之強大做一份貢獻,希望在秦逐步橫掃的鐵騎下成為一名抗擊秦的楚將。
可惜共敖沒有機會,沒有找到晉升為楚將的機會,沒有等到他的抱負實現,楚國便已被秦滅。
楚滅之後,共敖特別憤恨,於是在陳勝吳廣起事後立刻響應陳勝,先在南郡鄉里征戰,在聽聞楚國名將之後項梁起事,便率兵北上加入項家軍。
因為作戰勇猛,屢立戰功,在項梁立楚熊心為懷王時,任命為楚懷王柱國。
共敖的地位僅次於楚上柱國,受命攻略南郡,他沒想到此南下征戰一打就是數月,再亦沒有回到北方戰場來。
共敖逐漸控制南郡,成為南郡的一方霸主,在項羽封其為臨江王時,共敖非常感慨的登上郢都,在那一刻他心中五味雜陳,開始命人重修郢都,重建自己的國都江陵。
常年帶兵之人對自己建立的功勳,有著充分的底氣,那是歷盡艱難,浴血拼殺所得,亦更加珍惜得來不易的成果。
站在這最高樓閣上的還有一人,乃一青少年,此人英姿勃發,身材挺拔如勁松,雙眸清澈,自有一股傲視天下的氣勢。
共敖對此人語重心長,“為父打下這片天地,建立臨江國極為不易,慶幸吾兒智勇雙全,需好生看護家業,不求千秋萬代,但求可傳數百年,打下吾共氏貴族基石。”
此青少年不是別人正是共敖之子,共尉。自共尉打小,共敖便不斷鼓勵其子研習弓馬,熟讀兵書,做一個智勇雙全的臨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