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七百二十七章 寄於關內 (第1/2頁)

加入書籤

韓為日後方便吞掉東周,在陽翟的北部沿潁水建造一座城池,陽城,向西北可進攻洛陽。

可腳步聲不會騙人,即便言語上閃爍不定,但腳步聲已經說出它的心聲。

鄭昌抬頭看到一將走進大殿,一身的甲冑,正是楚將董緤,此人曾為秦嘉之將。

說起秦嘉,此人還是蠻有頭腦和野心,不聽從陳勝的號令,殺武平君畔,自立為大司馬,立景駒為楚王,獨攬大權。

秦嘉成為第一個立楚王后裔之人的大司馬,亦是劉邦亦去投靠的物件,進而在路上結識張良。

秦嘉此舉後被范增套用,進諫項梁立楚王后裔號令楚國,如此方能不步陳勝其後塵。

在范增看來陳勝不立楚後而自立,此乃其勢不長之因,楚蜂午之將皆爭相歸附項梁,乃項氏世世為楚將,能復立楚後也。

這套勸說之言,項梁聽從,可惜秦嘉和景駒被殺掉,再找楚後較難,只好苦尋民間,於是才有牧羊娃楚懷王,才有懷王之約,給項羽帶來極大的隱患。

秦嘉死後,董緤歸附項梁,項梁戰死後,他成為項羽麾下的一員戰將,屢立戰功。

在項羽大封諸侯王時,董緤因率軍歸附項梁被封侯,頗為重視此人的才能,立鄭昌為韓王時,特擇楚將董緤為韓國大將軍。

鄭昌與董緤的組合讓項羽非常的放心,縱使河南王不行,只要有二人守韓地足以距漢王。

董緤亦認為韓地不足為慮,除一個善謀略而不善將兵的張良,韓地無人可懼,對付不善將兵的張良,他自信可將張良擒殺,除非他早早的逃跑。

在董緤率楚軍入韓地之後不久,他便聽聞張良逃跑,還不敢走大路,從小道逃入關中,入漢。

聞之,董緤哈哈大笑。這一笑當真很痛快,跟著項羽南征北戰雖然受到賞識,但終究不如自己獨立一方,從此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瀟灑的很。

董緤在想如果當初秦嘉和景駒不死,那麼他現在肯定亦是封侯拜相卬,可能會比現在更好,但比起秦嘉身死道消還是好很多。

懂得知足,所以董緤活下來,而且活的還不錯,如今張良聞其入韓便逃,讓他找回當年起事的感覺。

自信而又將才的董緤此刻卻是眉頭緊皺,腳步聲疾而重,“緤小瞧此韓王庶孫矣……”

這個時候董緤才意識到姬信的厲害,這位庶出的韓國王孫的將兵才能超乎他的想象。

這位王孫,姬姓,韓氏,為區分漢大將軍韓信,稱其姓為姬信。

董緤本該稱其為韓信,然心中對其有一股莫名的火氣,“大王,姬信之軍於大雪之下,必數日而退,然……”

鄭昌很不喜歡話吞吞吐吐,便道,“然何也……直講……”

此時鄭昌已起身,手裡拿著爵,慢慢的品酒,飲下一口後在嘴裡慢慢的品,始終未下嚥,在等待董緤下面的話。

只聽董緤道,“漢王東出函谷,已降下河南王,此刻率軍南下向陽城而來……”

話戛然而止,因為董緤看到鄭昌一口酒噴散出來,直接噴在他的臉上,他眼眸中的怒意,一閃而逝。

鄭昌一口酒水噴散而出後,他直接跌倒,酒爵落地,周圍的侍女立刻上前扶起,口吐香蘭,紛紛關懷其是否摔傷。

看到鄭昌臉色有些蒼白,董緤心下發亮,眼眸中射出一絲譏諷之色,心中道,“無能之人,項羽竟然選其為韓王,如本將為韓王,姬信那小子休想踏入韓地半步。”

“大將軍,陽城尚能堅守月餘否?”

不料鄭昌忽然道出此言,倒令董緤有些意外,董緤認為鄭昌聽聞漢王率軍而來,便要投降,彼時他便可以楚霸王項羽的堅守韓地以距漢王之令,將其斬殺,自立為韓王。

可結果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