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以萬戶侯激勵酈食其 (第1/2頁)

加入書籤

小標題:劉邦再度出關,欲緩頰往說魏豹

敖倉形勢緊張萬分,佔據一觸即發。

七月熱風席捲天地,項羽怒威如這熱風一樣,刮向下邑。

吹的下邑旗幟嘩嘩作響。

或許是王陵母的舉動,徹底激怒項羽,項羽下令,放棄圍困,放棄誘敵,採用強攻。

使軍匠重新改造攻城器械,助楚卒更容易爬上城頭。

這一次倒是出乎項羽的意外,下邑城非常輕易的攻入。

項羽得到的結果是漢軍棄城而走,項羽欲親率楚軍追擊,非將下邑漢軍全部圍殺,方才罷休。

范增阻止項羽,“大王,目前西楚緊要之事,當拔除彭城附近之刺,絕不允許臥榻之下容他人酣睡。”

范增的意思是掃除彭城一帶的威脅,待淮南戰況明朗之後,再行西進。

如果淮南戰況不利,黥布率軍攻彭城,那可就麻煩,縱使日夜兼程也難以回救密彌補。

項羽只好再忍耐,對范增道,“亞父,數月過去,楚軍依舊滯於滎陽,戰不利,可代寡人督戰乎?”

范增道,“漢王因關中章邯故而速回關中,如今臣聞章邯已丟廢丘自殺,關中已定,必定會全力出關與楚戰,彼時楚將不利,臣之所以勸阻大王不可離開彭城一帶,乃因淮南故;

其隱藏之危猶盛漢王憂關中章邯,望大王先鞏固後方,命魏王速擊關中,滯留漢王。

漢王如滯留關中數月,西楚復得天下完全矣。速催南方周殷助龍且破九江,使西楚無後顧之憂,彼時漢王滯留關中,大王再行西伐,滅漢豈廢吹灰之力。”

項羽從范增之諫,命使者再行南下,催促大司馬周殷相助龍且、項聲,同時遣使者入西魏,使西魏儘快入關牽制漢。

不過令項羽和范增沒想到的是沒能使劉邦留在關中,劉邦還是非常及時的出關。

漢二年八月,即前205年八月(這是顓頊歷,就是現在的九月,已經是秋天。)秋老虎已是最後一波的反撲。

秋八月,暑氣中已夾雜一絲絲秋的涼意。

滎陽城的激烈對峙也如這秋天的降臨一樣,猛烈焦灼的對峙下已經透著暫歇的意思。

或許是雙方打累,如同上山的腳伕,走的實在有點累,需要歇歇再向上爬。

按照秦漢的歷法,春正月,夏四月,秋八月,冬十月,不是現在的這種說法,是根據節氣來的,非常的準。

秋八月的雨變得綿長而清冷,淅淅瀝瀝,不再那麼狂放,不再那麼粗暴。

一場秋雨一場寒。

昨日還是酷熱,今日便是透著涼的秋雨從天而降。

數百騎駿馬飛馳電掣般駛入滎陽城。

為首的那位一襲紅衣,腰懸長劍,長髮在雨中飄舞,絲毫不能影響他那雙眸子,如日月一樣變換,正是從關內趕到滎陽的劉邦。

劉邦本來乘坐的是車駕,但將近滎陽城時劉邦嫌車駕速度慢,於是改換馬匹。

一入滎陽城,劉邦換上乾爽的衣服,只飲一碗姜水驅寒,便立刻召開軍事會議。

劉邦直切主題,“寡人與項王爭天下,焦灼於滎陽,河東之患猶如臥榻之虎,諸公可有良策?”

其實劉邦早在關內已經和群臣諸將聊過,確定先禮後兵,但是來到滎陽,劉邦還是先徵求群臣諸將的意見。

劉邦不是個剛愎自用的人,也不是一個無主見的人,他非常懂得吸取不同的意見。

這即可保證自己少走彎路,少犯錯,尤其是無法挽回的錯,也可以讓更多的人參與當中。

懷才的人大多是希望可以得到施展,如果總是不能施展,遲早會走,就像韓信這樣的人。

故而劉邦來到滎陽,先徵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