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6章 透支未來的繁榮,但不是我的未來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這美國竟然朝著所有美國人借錢了?”

“美國的百姓怎麼可能買那個自由公債?美國政府肯定就是在藉機斂財!”

“所有人都買的話,美國政府哪來的膽子不兌現承諾?”

百姓們各持己見,誰也不服誰。

而官員們考慮的就多了。

他們能不能也發行個自由公債?

也不用面向所有的百姓,畢竟他們基層什麼行政力他們也是知道的。

但要是能面向世家大族發行這個自由公債的話,不僅可以籌集到足夠多的資金,而且還能把這些世家大族和國朝捆綁在一起。

畢竟你都買了那麼多的自由公債了,總不至於還繼續作妖讓國朝覆滅然後錢全都打水漂了吧?

皇帝們也是在思考自由公債。

世家大族要是都買了他們發行的自由公債,每年光是利息就夠他們過上奢靡的生活了,那應該就不需要繼續兼併土地了吧?

只是籌集來了這麼多的錢,到底該花在哪裡呢?

他們根本就沒有做大蛋糕的概念,在他們的觀念裡,天下財富都是有數的。

大宋。

王安石陷入了糾結。

他想搞工業化,那就需要世家大族繼續兼併土地。

而他想搞工業化,那就需要大量的資金。

但問題是,發行了自由公債,資金的問題是解決了,但世家大族兼併土地的速度勢必會受到影響……

所以……

思索了片刻,王安石拿定了主意。

先少量發行一些自由公債,把世家大族拉攏到改革的陣營,然後再讓官家賣掉一些他的衣服之類的物件,籌集一筆銀子。

用這些錢作為啟動資金,在汴梁城以及周邊地區先行實驗,推行工業化。

打定主意,王安石立刻朝著官家所在的位置走去,準備說服官家。

(北宋皇帝總是會把自己的衣服拿去拍賣換取銀子,而這些衣服因為帶有官家這個屬性,也總是能賣上大價錢)

(真·原味)

【到戰爭結束時,合計有兩千萬美國人買入了自由公債,共籌集資金三百億美元。】

【彈幕:現代金融太牛批了,不過最重要的是做好管控】

【彈幕:所以還是要藏富於民】

看到這條彈幕,那些想要搞自由公債的官員們頓時就愣住了。

因為他們這才反應過來,即使他們的行政能力足夠,百姓也沒有多餘的錢來買這自由公債。

他們在搞的,說是儒家的理論,但在經濟層面的建設,還是法家的那一套,愚民、貧民、弱民。

畢竟儒家的等級制度早就已經過時了。

三百億美元啊,就算有錢人很多,那美國百姓手裡的餘錢也是同樣很多的。

這兩千萬人中的普通人,就是那個美國的中堅力量。

而美國有整整兩千萬人……

【彈幕:全民放貸】

【彈幕:摩根:是我格局小了】

【彈幕:全民放貸,全民賺錢】

【彈幕:二十世紀初定三百億刀樂】

【這筆錢的大部分都會以貸款的形式發放給協約國,然而,這些貸款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它們只能用在美國。】

大宋。

與正在對官家進行勸說的王安石神色瞭然。

果然是這樣。

只要這筆錢用在美國,美國政府能夠賺到的錢,不止三百億。

即使那些借款被協約國給賴掉了,阿美利卡也是能夠填補上這個窟窿。

而百姓們因為這三百億美元帶來的產能擴張和大生產,也會變得更加富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