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鬼子頹勢,餓殍三百萬! (第1/2頁)
【公元1942年2月25日,中國遠征軍。】
【中國援緬遠征軍,共九個師十萬餘人,是與盟軍軍事合作之典範。】
【是中國自甲午戰爭以來,首次派遣軍隊出國作戰,官兵傷亡約六萬七千人,殲滅日軍四萬九千餘鬼子。】
百姓們不太清楚這中國遠征軍背後的含義,以及身上肩負著的重要使命。
但歷朝歷代的皇帝和中樞大員們卻幾乎都看明白了。
這不是誰聰明不聰明的問題,而是身份不同,造成了看問題的角度不同。
皇帝和中樞大員們看問題總是高屋建瓴,在他們眼裡人命就只是個數字。
“這日寇竟然企圖透過緬甸封鎖我華夏和那個美國的交通,阻止華夏拿到援助。”
“是啊,用心險惡啊。”
“只是安南之地的土著,不服王化,怕是不會幫助遠征軍的。”
“恐怕真有這個可能,他們歷來就把我華夏當成最大之敵人。”
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就把遠征軍在緬作戰時遭遇的狀況說了個差不多。
當時遠征軍確實是被當地人當成入侵者的,雖然遠征軍是去幫助他們抵抗日寇,但當地百姓卻有很多人支援鬼子。
【公元1942年4月19日,仁安羌大捷。】
【遠征軍第113團以少勝多,戰勝日軍,是盟軍在第一次緬戰中獲得的唯一一次大勝仗。】
看到這個訊息,百姓們很是高興。
畢竟這整個抗戰之中,華夏好像也沒打過幾場勝仗。
所以這唯一一次打勝仗也就很容易接受了。
大臣們和皇帝們卻面色凝重。
事情果然如他們的猜測,在緬作戰並不順利。
而且遠征軍需要面臨的困難也不只是,他們所猜測的惡劣的環境、在當地沒有民心。
甚至還需要和一群草包盟友一同作戰!
“哼,安南之地果然盡是不服王化之蠻夷!”
“陛下,臣請領兵討伐!”
“臣請領兵討伐!”
武將們氣得不行,紛紛開口請命。
他們現在沒有海船,打不了倭國,可還打不了那個安南嗎?
【公元1942年4月19日,緬北大撤退。】
【盟軍全線向印度撤退,遠征軍頓時陷入日軍包圍,後路斷絕只能分兵突圍,在密林中忍受飢餓、疾病、蛇蟲,部隊損失慘重。】
“陛下,臣請領兵討伐安南!”
武將們趁熱打鐵,再次開口。
“準!”
【公元1942年5月15日,浙贛會戰。】
【日軍出動大量軍隊,基本達成了破壞鐵路,搶奪物資、擄掠青年等以戰養戰的目標,但同樣損失慘重。】
【日軍傷亡一萬七千餘鬼子。】
“殺千刀的日寇擄掠我華夏百姓!”
“我華夏此戰又輸了,這抗戰真的能贏嗎?”
即使是知道抗日戰爭最終取得了勝利,但百姓們依舊還是產生了動搖。
大漢。
漢武帝劉徹大笑了起來。
“哈哈哈哈,這日寇已經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多久了!”
“此戰日軍雖是達成了目標,但卻也暴露出了它們的頹勢。”
大臣們也很是認同皇帝的觀點。
首先,日寇的目標從佔領華夏的土地,轉變成破壞道路、擄掠物資、人口,就可以看出來他們在華夏的佔領,實際上已經難以為繼了。
其次,目標已經從迅速結束戰爭,轉變為以戰養戰,這更是可以看出,那日寇國內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對軍隊的控制,並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