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星辰航天 (第1/3頁)
這些科研專案需要資金的大多是高校,研究所,實驗室,小部分是公司。
雖然聽起來很高大上的樣子,但是現階段沒有哪個企業敢拿錢出來幹這些事情,純純地打水漂。
李星隨便翻到的幾個專案,每一個成功後對整個人類的影響都不小。
即使是他看到的資金需求最小的逆轉衰老的專案,想想有錢人有多怕死就知道了。
李星仔細斟酌,看看先投資哪個比較好。
如果是幾年前,李星肯定先投資天空之境計劃,因為這是百分百出成績的專案。
透過天文觀測平臺探測到引力波是百分百拿諾獎的科研發現。
但是腦海裡閃過的未來資訊告訴他,就在9月中下旬,老美的LIGo就要成功了,李星現在去投資,肯定來不及拔得頭籌了。
雖然後續天文觀測平臺還可以幫助天體物理、宇宙學、基礎物理的前沿研究,但是沒有諾獎成果已經被摘了桃子,那就不用著急了。
所以李星也就不糾結,少投資點,先讓他們把專案組建執行起來,先投10個億吧。
逐日工程雖然能提供現有人類消耗電能的240倍電力,而且根據專案測算,1塊錢資金投入能帶來1.9元回報,90%回報看起來很不錯。
但是目前肯定也沒辦法搞,要先搞火箭回收,把往太空運輸貨物的成本降下來,否則這個專案的成本太高了。
想到這,火箭回收幾乎就是所有太空專案的基礎,降低成本,而且是降低幾十倍的成本,這毫無疑問太重要了。
李星大筆一揮,100億人民幣先搞一個民用航天公司,國家隊缺錢也可以支援一些,但是為了方便,他還是決定自己來搞。
李星下了決定,先重金搞火箭回收,李嘉奕就很快幫他聯絡上了國家隊。
每年100億的資金支援,這相當於國家隊72%的預算,除了錢,李星的星辰航天啥也沒有。
大家都知道,在國內99%的航天人才都在國家隊,而且他們的任務也很重,李星不可能拿著錢去使勁挖國家隊的牆角。
不過上面為了讓李星花錢投資,也允許國家隊對他的星辰航天進行人才輸送,科工集團輸送了721人,科技集團輸送了698人。
當然這也是錢起了作用,李星額外每年投資國家隊的專案資金50億,並且這些人才本質上算是借給他的,將來是要還回去的。
現在是幫助星辰航天快速把科研體系搭建起來,快速步入正軌,等到星辰航空能夠自我造血,正常執行後,這些人就回去了。
當然李星的高薪招聘和財大氣粗不缺錢的樣子,也吸引了325人真正加入星辰航空的人。
這些人不是最頂尖的人才,但是也是難得的人才,也是李星能找到的骨幹。
要不是入了股,而且李星給國家隊提供每年50億資金,這些不算頂尖的人才人家也不會放手。
李星給到星辰航空目前就兩個任務,一個是一步一步實現火箭回收計劃,而一個就是超重型推進器。
火箭回收計劃分為三步走,第一步實現助推器的回收,第二步實現一級、二級推進器的回收,第三步就是整流罩的回收。
超重型推進器是老蘇還沒解散時搞出來的,只是沒成功,很簡單就是把幾十個發動機綁起來,用程式控制發動器,從而形成合力,極大地提升火箭的推力。
超重型推進器失敗就是失敗在程式控制這一塊兒,火箭回收計劃裡能否實現各部件的成功回收,關鍵也是程式。
但是李星不怕,論寫程式和演算法,他當仁不讓的世界第一人,而且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差距有時候比第二名和最後一名的差距還大。
李星有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