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做正確而困難的事情 (第1/3頁)
參考隔壁鄰居小日本的農協,一旦整個農業從事者形成一個集體。
他們便會為了自身利益而搞出來一些大家不得不買賬的霸王條款。
為了促進農協成員的收入每年穩步增長,而科技技術帶來的產量增長是有極限的,那怎麼辦,就是價格穩步增長。
強大的組織架構導致他們手握大量的選票,在選票民主政府中,沒有議員敢放棄這部分選票。
有選票就有保護農業的政策,比如關稅保護和補貼,限制進口,從而使得國內農產品在市場中更具競爭力。
獨佔銷售渠道,控制了許多超市和市場的供應,限制了消費者對其他價格較低的產品的獲取,使消費者不得不購買其產品。
農協在地方社群中根深蒂固,促進了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聯絡,消費者往往願意支援本地農業,產生“支援本土經濟”的心理。
最後就是宣傳,讓國家放一部分農作物進口進來,但是進口的都是別的國家最差的農作物,出售給國民。
讓他們形成外國人生產的東西都是垃圾,還是得吃本國農業仙人們生產的農作物的思想鋼印。
所以即使作為發達國家,他們的國民也不得不在吃的方面節儉,因為食物確實是貴。
其實李星一開始那個最擔憂的事情,就是官方不允許一個人把幾億人團結起來變成一個利益整體的想法比較幼稚。
他完全可以不出面,不成為這個露臉的人,就不會掌握這麼大的聲望。
李星花錢,給技術,最後官方來執行,他們來獲取名聲,就沒這方面的擔憂了。
現在最大的問題其實是錢的問題,因為無人化農業提升的產量有限,只是幫農業生產者不那麼辛苦而已。
以前是要人工自己去除草,播種,施肥,收穫,現在是啟動機械,然後透過監控平臺檢視這些農業智慧機械的作業過程。
如果發現紕漏,人工去彌補一下就行,這樣從前的農業生產的辛苦就下降95%。
但是這對產量的提升有一定幫助,但是不大。
產量的幾大決定性因素,種子,化肥,天氣,這3個都沒有因為無人化生產而變得更好。
當然改進為無人化生產後,這套系統背後整合了最好的作物種植方式,這能幫助農民更合理種植,這能帶來產量的提升,但是不多,最多佔比10%。
這種方式帶來的提升是隨機的,不確定的,因為農民原本的種植方式可能就是比較好的,即使不是最完美的,和最完美的種植方式相比,產量差距也不大。
還沒多出幾天太陽,多在正確的時間下場雨大。
所以沒有產量的大規模提升,就沒有產值的提升,農民肯定就不會花錢來接受這套無人化農業生產系統。
而李星也沒有價格上漲的想法,如果他團結全部農民,是為了壟斷漲價,那有無敵金身也沒用,必然被掛路燈。
他們一年種地才賺幾個錢,花錢來享福,賺不了大錢,省下來的時間他們也沒法去打工。
一是城市也沒那麼多工作提供給農民工,二是他們也不會什麼務工技能,如果會早就出去打工了。
而如果李星花錢,免費幫他們去推廣無人化農業生產系統,就會升米恩,鬥米仇。
不提這些情感上的東西,因為愛恨都扯不到李星的頭上,他為了獲取官方支援,必然是要避嫌,不會出現在全體農民面前的,充其量只是一個技術提供商。
但是錢的問題就不是簡單的事情,哪怕李星現在手裡依舊握著2900多億現金流,這筆錢也不夠製造出3億套無人化農業生產系統。
當然肯定是需要試點,不可能一下子全國鋪開,但是這整套系統最大的威力肯定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