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差強人意的電池 (第1/3頁)
雖然各種科幻作品裡才存在的技術動輒都是二十幾個基礎知識,需求等級都在8級以上,甚至很多都要求10級。
但是李星比較欣慰的事情是,很多基礎的學科是很多技術共用的,他這時候發現基礎的數學、物理、化學是真的香。
基本所有牛逼的技術都需要這3大學科下面的很多基礎知識10級,這時候,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具象化了。
不再像是為了押韻,強行湊出來的口號,李星看到別人吐槽過,學好數理化,甚至都走遍不了滬上,因為不會英語。
李星仔細思考了一下目前的無人化智慧農業生產體系,如果為了方便,上小型化核聚變電池是最好的,基本上就屬於一塊電池用10年。
但是李星2個月就搞出來的,最佳化後的化學電池,其理論能量密度是600wh\/kg,這如果應用到電動汽車,就是理論3000公里續航。
雖然這個理論續航,是汽車在平坦路面、勻速行駛、無作業負載等理想情況下的續航。
實際農業生產裡就很難出現這麼理想的生產環境,續航要大打折扣,但是支撐大型農機連續工作20小時不在話下。
而且李星的改進最佳化還讓這款電池的充電速度縮短到幾分鐘充電至80%,工作溫度完美覆蓋農業生產環境,有效地提高了可用性和安全性。
電池壽命也大加強,雖然還是隻能迴圈充電1500次,也就是每天都高強度使用的話,也就不到5年時間就需要換電池。
但是李星也不需要這第一款推廣的電池達到核聚變電池那麼長的使用壽命,5年,足夠他搞出來新的技術來替代目前的電池。
這個實驗室裡搞出來的電池,相較於超級AI小凡花了5年時間,這個電池雖然領先現在最好的大型電池10年,但是也就花了2個月時間。
他沒花太多心思,但不意味著這電池沒有價值,相反特別值錢,至少能支撐一家市值1000億的公司。
要是多開發開放產品,市場佔比表現優秀,5000億也不是不可能,如果是老美的公司,在美股上市,更是隨隨便便炒到億。
作為首款電池產品,李星覺得這款電池已經完美符合他的要求了,主要是也沒花太多時間。
李星讓小凡設計電池版的智慧農機,很快就把實驗使用的智慧水稻耕田,種植,收割一體的農機設計出來了。
星辰材料實驗室雖然有一個小廠房,可以製作一些機械,包括李星實驗室裡當實驗助手的機器人,但是不能生產農機。
小凡設計的所有智慧農機都是可模組化組裝的,並且每個模組都可以安裝叢集式AI晶片,絕大部分模組擁有可拆卸電池,具有動力單元。
在一些場景,叢集智慧分享後,甚至能自動化分解模組,重組,從而構成為完成目標的形態。
這讓李星想起了他看過的一個影片,挖機的頭可以任意切換,鏟子,爪子,夯實土地的大錘子,挖掘樹根的專用機器等等。
那個影片裡,是挖機的駕駛員一個一個換,從而完成挖礦,埋土,夯實等工作,小凡設計的智慧農機可以類似這個過程,自動進行。
沒辦法測試大型農機,李星給智慧機器人換上新電池,續航表現也一定程度驗證了他的實驗資料,表現非常優異。
李星只能一邊把製造大型農機的事情交給他能信任的李叔,一邊自己推進智慧製造基地的建設,這次沒有想用就有了,製造基地要從零開始,短時間不可能建好。
此前的超級AI本體所在的超級計算中心,和這個裝置非常齊全的材料實驗室,都是李星一年多以前,小凡在歐美金融市場賺了錢之後,他就立馬開始籌劃。
但是智慧製造基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