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61章 要去火星 (第1/2頁)

加入書籤

巴羅登決定,這一次他要把所有的鑽桿都鑽下去,鑽到鑽機鑽不動為止,如果還是沒有水,他就返回。

他開始向下鑽,兩個小時候後,他把所有的鑽桿都鑽進了岩石裡,已經二十八米了。

他絕望地開始向上拔出鑽桿,他想把鑽桿收起來,然後就開始返回。

等他拔出了最後一節鑽桿,準備把鑽桿放在火星車上時,他在鑽桿端部看見了一些白色的東西。

他的大腦“嗡”的一聲,“難道這是水?”

他顧不了許多,把面罩摘下來,用手指捏了一點那帶著碎石的白色結晶物體塞進了嘴裡。

一股清涼在他的舌尖蔓延開。

“是水!”

他急忙把鑽桿端部僅有的一些白色物體用一個紙袋子裝好。

他開始快速地收拾東西,準備返回,因為現在返回說不定還來得及。

鑽機就扔在這裡吧,如果這真是水的話,基地肯定都會搬到這裡來。

他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東西,開著火星車往回趕。

不過,他在開到還有最後十公里的時候,還是沒有氧氣了。

他拿出對講機開始呼叫基地來救他。

半個小時之後,基地的救援車來了,他已經被憋得快要昏過去了。

第二天,基地出動了五輛車組成了一個車隊,要去峽谷看看,到底是不是水源,規模大不大。

經過幾天的勘測,大家確信,巴羅登找到的這個水源規模很大,冰層很厚,厚度超過幾百米。

於是,火開聯決定把基地搬到巴羅登發現的峽谷,而且把這個峽谷命名為巴羅登大峽谷。

在火星找到水源的訊息很快便在地球傳開了。

大家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大規模開發火星具備了基本條件。

因為大規模開發火星的幾個最重要的條件是:溫度、氧氣、氣壓、水。

現在白天的溫度已經可以忍受了,氣壓雖然低一些,但也能忍受。

水源也找到了,現在就差氧氣了。

不過解決氧氣的辦法有很多,最差的結果就是一直帶著氧氣面罩,雖然很不舒服,但是也勉強可以忍受。

……

於洪洲是一名天文愛好者,他從事伽馬射線的研究已經有四十多年的時間了。

他發現伽馬射線在與太陽風發生碰撞後,會產生紫外線輻射。

他在聽說了各國公佈的伽馬射線災難後,他便開始用他特製的紫外線雷達,對伽馬射線超強的那個空域的紫外線進行觀測。

他確實看到了一個弧形地帶,持續地向外輻射紫外線。

因此他確信,在那個區域確實存在持續的超強伽馬射線。

但是為什麼華夏國公佈的資料與別的國家公佈的資料相差那麼大呢?

華夏國說,地球能撞在那個區域的機率為千分之一,其實就等於說,沒有什麼危險。

而其他國家卻把危險渲染得如此嚴重,甚至有人說人類如果不移民火星,必將滅亡。

於洪洲為搞清楚到底地球會不會撞在那個區域上,他開始標定那個區域的座標,他觀察了半年,終於把那個區域的範圍準確地標定出來。

他又開始用一個工具計算地球的軌跡,是否會與那個區域相交,他計算的結果是,不會相交,但會距離很近。

他確信,華夏國的計算結果是正確的,其他國家的計算結果是錯誤的。

於是,他在一個天文愛好者論壇發表了自己的計算結果。

他的這個計算結果被一些國外的愛好者轉發,在國外的一些論壇引起了爭議。

有人同意於洪洲的計算方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