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章 選拔 (第1/3頁)

加入書籤

北周時的長安城,位於灞水之西,渭河之南。

是從西漢時起就已經有的古城。

經歷長久歲月及戰火的摧殘,如今已顯得凋敝殘破,無法再現當年的繁華。

北周定都於此後,也重建了一些宮殿,但大都限於皇宮之內。

皇城破敗的景象並沒有多大改觀。

宇文皇室從奠基人宇文泰到文治武功的宇文邕。

包括宇文覺,宇文毓,父子四人都是志向遠大,有理想的好男兒。

前期都在為建國、親政勞心勞力,自是不會把錢財花在修建都城這等事情上。

而宣帝宇文贇登基後大興土木,下詔重建的卻是原北魏的都城洛陽。

設洛陽為東京。

按照他的尿性,要不是死得太早,遷都東京洛陽也不是不可能。

因為他覺得作為高高在上的天,就應該做開創性的事情,否則體現不出他“唯我獨尊”的皇者霸氣。

踏著光滑的青石板,穿過近八百年的古城街道。

宇文衍感受到了濃濃的歷史滄桑感,不由心生感嘆:

古城今猶在,卻已物是人非。

多少風流才俊俱成煙。

紅顏逝去,青山白骨。

笑盡天下人傑莫猖狂!

……

古城東門外數里,東西走向的龍首山(龍首塬)鬱鬱蔥蔥,樹木林立,是一處川原秀麗之所。

這時的龍首山,生態環境還是頂呱呱的好。

還能稱之為山,可後世龍首塬成了光禿禿的一道土坡。

龍首山下,營寨鱗次櫛比,一座連著一座。

一塊巨大的平地即是宿衛禁軍的演武場。

數千名軍士列陣站立,軍旗獵獵,戰鼓擂動,一股肅殺之氣沖天而起。

北周的府兵軍士都是經歷過戰火洗禮的鐵血戰士。

哪怕如今職責是宿衛正陽宮,但他們隨時可以拉到戰場上衝鋒陷陣。

“子昌,二十五歲以下軍士有多少人?”

宇文衍遠遠看到密密麻麻列陣的軍士,心下激奮,輕聲問了一句。

“陛下,有近六千人。”

王鷹回答著,把小皇帝從輦駕上扶了下來。

同王軌,樂運,顏之儀三人一起站在其身後。

竟有近六千人,這大大出乎宇文衍的預料。

“備馬,隨朕去見見咱大周的勇士……”

王鷹大手一揮,隨即有軍士牽來一匹通體雪白的戰馬。

大周脫胎於北魏,以關中、隴右地區的漢人貴族和武川軍事貴族為上層統治主體。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促進了胡漢民族大融合。

到了周武帝宇文邕之後,鮮卑少數民族的漢化程度已經很深了。

不論是政治統治,還是社會文化,都是以華夏文化主導。

但不管是北周,還是被其所滅的北齊。

騎射作為遊牧民族的傳統戰技,在軍伍中很好地保留了下來。

馬鐙在南北朝時期得到廣泛應用,使得騎兵的戰力飆升。

大周尚武,盛行騎射,不論男女大多都會騎馬,男丁更是從五六歲就開始練習馬術。

王鷹接過韁繩牽好戰馬。

王軌準備把專門為小皇帝準備的上馬凳搬上前。

畢竟他只是七歲的孩子,個子還不足以讓其踏上馬鐙。

宇文衍卻是擺了擺手。

只見他後退了幾步,轉而衝刺起來,一個踏步,跳躍而起。

左腳踩上馬鐙一蹬,雙手抓住馬鞍用力一帶。

右腿向後高抬,身體順勢一翻,整個人就騎到了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