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29章 再徵遼東 (第1/3頁)

加入書籤

遼西,科爾沁草原。

藍天白雲下。

綠草茵茵,野花競放,馬牛羊成群。

在西遼河中游,這片無垠的大草原上。

也呈現出一幅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

宇文衍卡住歷史發展的節點。

把此地收歸大周統轄。

從此。

朝廷有了河西走廊焉支山,朔方郡後套平原,遼西科爾沁三處養馬場。

遼西馴養的戰馬。

除了滿足營州府兵所用,還能給幽州提供一部分。

歷史上,隋唐時期。

契丹倚靠此地,養得兵強馬壯,一舉走上歷史大舞臺。

在隨後幾百年間,給中原王朝帶來巨大的影響。

潢水河谷連通壩上草原。

賀若弼在此修建數座小型堡壘關塞,以城牆相連。

構建了一套堅固的立體防禦體系。

直接斷絕了突厥染指遼西的通道,保證科爾沁馬場的安全。

遼西郡大量土地被開墾出來。

安定,便利的生活環境,吸引了更多的少數民族百姓到此定居。

中原地區也有一些自發性移民,來到此地。

遼西的人口,每年都在穩步增長。

遼東郡。

五萬戶移民被妥善安置。

每家都獲得官府分配的足量田地。

加上自己開荒的土地,遠超了他們的預期。

開軍府,辦官學,設市建坊,高爐鍊鐵,完善驛站……

遼東在賀若弼和太守的主持下站穩了腳跟。

春播後。

府兵集結,展開訓練。

遼東府兵達到四萬餘,與遼西相當。

也就是說,短短兩年多時間。

營州總管賀若弼在朝廷的授權下,能夠調派的軍隊已達八萬之眾。

這就是兵農合一的好處。

只要有根據地,只要有大周百姓。

平時為農,戰時為兵。

抵禦外敵,守護家園!

長此以往。

疆土就能打上國家的情結,民族的烙印。

六月。

遼西,遼東兩地集結四萬府兵成軍。

靺鞨、室韋、契丹、庫莫奚各出兵五千。

按計劃。

大周聯合東北四部,準備再次清剿遼東高句麗勢力。

六萬聯軍,統一歸賀若弼指揮。

東風起,戰鼓擂。

明槍亮甲,軍容齊整,氣勢高昂,霸氣非凡。

看著大周的威武之師。

四個領兵的少數民族將軍,不由地回頭看了下自己計程車卒。

心中震撼不已。

不愧是中原王朝,兵強馬壯,遠不是他們所能比的。

賀若弼全副甲冑,手持陌刀,高站點將臺上。

用大喇叭進行戰前動員。

靺鞨作為其中實力最強的部落,也只派出了五千人馬。

其主力和上次一樣。

在東部對高句麗東北面的丸都城,國內城施壓。

牽制高句麗留守遼東的主力軍隊。

賀若弼所率大軍的目標,則是遼河下游沿線,以及整個遼東半島。

進一步壓縮高句麗在遼東的生存空間。

最好是一舉肅清遼東所有殘餘,將其趕到鴨綠江以南去。

面對擁有就近大後方,不用為補給操心的大周軍隊。

遼東的高句麗勢力就是秋後螞蚱,蹦噠不了幾時!

所有抵抗,不過是垂死前的掙扎而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