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發動機材料 (第1/3頁)
隨著張志明將隨身碟插入電腦,並啟動投影儀,一幅詳盡的發動機總設計圖緩緩展現在眾人眼前。
這張圖紙不僅線條清晰,每一個細節都標註得極為精準,顯然凝聚了設計者大量的心血與智慧。
會議室內的空氣彷彿凝固,每個人都瞪大眼睛,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設計圖上的每一個創新點、每一處最佳化方案,都讓人不禁讚歎。
不久,會議室裡開始響起陣陣驚呼聲,這些聲音中既有驚訝也有讚歎。
即便是平時以沉穩著稱的楊偉,此刻也難掩內心的激動,滿臉都是對吳昊才華的認可與欣賞。
王院士更是戴上眼鏡,湊近螢幕,仔細審視著設計圖的每一個細節,不時地點頭,似乎在進行著深入的思考與評估。
吳昊拿起鐳射筆開口講解最大推力:186千牛(kN),
中間推力:125千牛(kN),在不使用加力燃燒室的情況下,提供足夠的推力以滿足經濟巡航需求。
推重比:高達9.8至11.5這麼高的推重比,對提升飛機的機動性和加速效能至關重要。
渦輪前溫度:範圍為1970c~2230c,選用高溫合金、陶瓷基複合材料(cmc)等先進材料,結合精密鑄造、增材製造等先進製造技術,提升部件的耐高溫、抗疲勞效能,減輕發動機重量,提高推重比。
燃油消耗率:加力耗油率約為2.10 kg\/(daN·h),低排放燃燒室設計,採用富油-快速淬熄-貧油(RqL)等先進燃燒技術,最佳化燃油霧化與混合過程,減少氮氧化物(Nox)等有害排放物的生成,符合國際環保標準。
當然減少低排放這個大家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我們都要拿戰鬥機去幹仗了誰還管低排放的事)
會議室一下子就被吳昊說的笑了起來!
設計指標中的涵道比為0.3,總壓比35
風扇與壓氣機:採用寬弦無凸肩葉片、弓形靜子葉片等先進設計,提高空氣流量和壓縮效率。
燃燒室採用浮動壁燃燒室設計,提高燃燒效率和穩定性。
渦輪:單級高壓渦輪設計,減少零件數量,提高推重比。
先進冷卻技術:針對高溫部件(如渦輪葉片、燃燒室)採用複合冷卻結構,結合內部冷卻通道與外部氣膜冷卻技術,有效降低工作溫度,延長部件壽命,提高發動機整體熱效率
高效核心機設計:採用先進的壓氣機與渦輪技術,透過多級高效軸流壓氣機設計,提高空氣壓縮比,同時最佳化渦輪葉片形狀與材料,減少能量損失,實現更高的熱效率與推力輸出。
全許可權數位電子控制系統(FAdEc)**:整合先進的感測器與處理器,實現發動機狀態的實時監控與精確控制,包括推力管理、故障診斷與預防、效能最佳化等,提升發動機響應速度與執行穩定性。
模組化與可維護性設計:發動機結構設計注重模組化與可拆卸性,便於快速更換與維修,降低維護成本,提高戰備率。同時,採用先進的健康與使用監控系統(hUmS),提前預警潛在故障,支援視情維護。
向量推力技術:整合推力向量噴管,實現發動機推力方向的靈活控制,增強戰鬥機的機動性與超機動能力,提升空戰優勢。
環境適應性最佳化:針對極端氣候與作戰環境,進行特殊設計,如防冰除冰系統、沙塵防護等,確保發動機在各種複雜條件下的穩定工作。
壽命:原型機及早期型號的壽命可能有所不同,但改進型發動機的壽命可達8000至小時,提高了維護間隔和可靠性。
綜上所述,渦扇十五的設計思路體現了對高效能、高效率、高可靠性全面追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