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真實情感 (第1/2頁)
“請坐,您有什麼不適?”齊柳溫和而關切地詢問,眼中透著一絲深思。這句話是他工作多年後,已然成為一種本能的反應。作為一名醫生,他習慣於觀察病人的表情,以捕捉他們內心深處的真實情感。
客人名叫李崢,是一位年輕的作家,今天特地來到齊柳的診所。他身穿簡單的白色襯衫,臉上卻有些疲憊,眼神中透著幾分迷茫。李崢抬起頭,目光在齊柳的臉上游移,似乎在劃分這個空間的安全距離。
“我……我只是覺得有些焦慮,最近總是無法靜下心來。”李崢的聲音低沉而緩慢,言語間透著一股無奈。他的眼神遊離,似乎在回憶什麼。
齊柳微微頷首,心中暗自思索。焦慮,這無疑是現代人常見的心理困擾,尤其是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作為一個懂得心理學的醫生,他知道光靠語言往往難以治癒深層次的情緒問題。
“這種感覺持續多久了?”齊柳問道,彷彿在引導李崢進入一個更深的思考層面。
“有一段時間了,快半年了吧。”李崢低下頭,似乎不願意面對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他的聲音越來越小,像是被壓抑在心底的悸動。
齊柳靜靜地傾聽,試圖感受李崢的情緒波動。他知道,焦慮常常源自於生活中的壓力,無論是工作、家庭還是內心的理想與現實的不安。在這種情況下,患者的自我認知常常會受到限制,他們需要的不僅是專業知識的引導,更是情感上的共鳴。
“這段時間裡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嗎?”齊柳繼續問道,聲調溫柔,帶著一份耐心。
李崢抬起頭,透過窗外的陽光似乎看到了自己內心深處的陰霾。“我最近在寫一本書,主題是……關於自我尋找,但我卻陷入了疑惑之中。”他頓了頓,似乎在醞釀著後續的語言,“我原本想著透過這本書找到自己的方向,但隨著創作的深入,我卻變得更加迷茫。”
“文學的創作過程本就充滿挑戰。”齊柳點頭表示理解。“你對自我的尋找其實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而焦慮也是創作中的一部分。有時候,焦慮能推動我們前行,但如果無法控制,它同樣會成為前進的阻礙。”
李崢聽了齊柳的話,臉上露出一絲思索的神情。他對醫生的看法有所觸動,似乎在這瞬間,內心深處的某個角落被開啟了。是的,焦慮並非全然的敵人,有些時候,它就像一把雙刃劍,指引著人們走向更深的自我探索。
“我只是害怕自己再也寫不出東西來。”李崢緩緩說道,聲音中流露出一種懊惱與無奈,“這樣的阻滯感讓我感覺自己彷彿被困在了一個無形的圍牆裡面。”
齊柳深吸一口氣,決定稍稍深入這個話題。“這有點像創作中的瓶頸吧?許多作家在寫作過程中都有這樣的感受,靈感乍現時是如汩汩流水,然而有時卻又如干涸的沙漠。”他微微一笑,想要讓李崢感受到自己並不孤單,“你有沒有考慮過從別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或許可以暫時放下創作,去做一些能讓你放鬆的事情?”
李崢沉吟著,他的雙手交叉在膝蓋上,似乎在反思齊柳的建議。“有時候我會去看電影或者讀一些小說,可是總覺得這樣做是對創作的不負責任。”他自責地說。
“放鬆自己並不意味著逃避,而是讓你的內心更為充實。”齊柳鼓勵道,“就像一名運動員,鍛鍊過度是無益的,適度的休息能讓身體更好地恢復與提升。不妨給自己一些空間,去接觸不同的事物,這樣也許會激發出新的靈感。”
聽到這些,李崢的眼中漸漸閃過一絲光亮,他抬頭望向齊柳,那一瞬間竟有些恍惚。或許正是這樣的對話,讓他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溫暖。難道,這種焦慮的情緒真的會在交流中得到緩解嗎?
“我想,我可以試試。”李崢最終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堅定。他的心裡,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