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百零二章 人選問題(上) (第1/3頁)

加入書籤

當滿京城的百姓都因為山西兵變之事而鬧得人心惶惶的同時,朝廷官員們也在為這事而感到不安與惶恐。

當然,他們所擔心的並不是什麼叛軍或是蒙古人攻來會怎麼樣,他們還不會無知到認為只大同幾處衛所的兵變就會引發天下大亂。他們真正擔心的,是這起兵變之後所帶來的官場中的震動,以及隨之對自己產生的影響。

傳承到今日,大明王朝已歷兩百載。如今的大明朝廷官員早已不是太祖成祖時那樣嚴格自律,早已貪腐成風。而這種風氣早在正德嘉靖年間就已擴散到本該更加自律的軍隊之中,從而大大影響了明軍的戰鬥力。不然也不會出現倭寇為患多年,朝廷卻一直苦無辦法的局面了。

身為當朝首輔,帝國事實上的主宰者,張居正心裡也清楚軍隊的整治工作已刻不容緩。但因為這些年來他的重心一直都在整頓吏治,使國庫更加充盈上,所以暫時還沒有整治軍隊的意思,只待朝廷風氣大好之後,再著手軍隊的改革。

眼下內外環境正是張居正做出如此決定的關鍵原因。之前為禍東南諸多富庶之地的倭寇早在嘉靖年間就被打得不敢再來生事,即便現在偶有少量倭寇再來,也只是小打小鬧,根本翻不起什麼浪來。而北邊的蒙古人,更早已不如以往,別說是薊遼宣大這樣的重鎮了,就是一般的堡寨,那些蒙古人此時也不是輕易敢去攻擊的。現在他們所看重的,更多是怎麼和明廷互市交易而已。再加上北邊還有像戚繼光這等名將鎮守,就更不怕他們會鬧出什麼動靜來了。

但這次大同兵變,卻會讓張居正猛地發現原來這些弊端還會引來更大的麻煩。別看現在只是不到萬把人的起事,可一旦真鬧出動靜來,對山西,乃至整個北邊防線都是極大的損害。到那時,邊疆可就真要不穩了。

在官員們看來,這次張居正必然會以此為契機,著手整頓軍隊裡的貪腐問題。而在大明官場之中,所有人都有著盤根錯節的關係網,誰也不敢保證張居正這一動手,會不會捎帶手把自己也給整下去了。

故而一時間,整個北京官場是人人自危,不知情的人要是見到了,只道如今朝廷裡都是為國為民的忠義之士呢。

不過這些整頓軍隊的事情現在還不是最緊急的,如今的當務之急,卻還是趕緊平息這場叛亂。誰都知道,這種兵變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撲滅,不然火可能會越燒越大,最終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拾!

所以,在訊息傳來後的第三天,也就是四月二十二日早朝之後,萬曆就將六部堂官、內閣輔臣等朝中重臣召集到了養心殿裡進行廷議,議的自然就是該如何迅速平息此次兵變了。

在小皇帝把問題丟擲後,所有官員都一致表示,朝廷應該儘快派人前往平息叛亂,並查明事情的真相,將釀成此次叛亂的罪魁拿下交由朝廷處置。但在皇帝問到該由什麼人前往山西辦差時,下面的群臣頓時就沉默了。

這些官員都是人精,自然知道此去山西是件多麼吃力不討好,而又危險的差事,一個不好說不定連自己的性命都得搭進去。

危險來自幾個方面——其一,是亂軍的存在,誰也不知道這些叛亂者到底做到了哪一步,若是他們真鐵了心造反,自己這個欽差一定會成為他們著重打擊的目標;其二則是蒙古人。雖然如今的蒙古人早已沒有了侵犯中原的實力,但誰也不敢保證在得知此事後他們就不會來一手趁火打劫。而一旦他們打進來,這位前往平亂官員的處境可就不那麼安全了。

其三,是來自那些山西軍中將領的敵意。你既然是去調查平亂的,自然會去查兵變原因,而最大的原因不查也明白,是那些將領貪墨了麾下軍士的餉銀,把他們逼到了絕路之上。如此那些犯了錯的將領們豈會不把你當成敵人看待,甚至暗地裡刺殺欽差也不是做不出來。

最後,則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