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六百五十二章 趕盡殺絕(下) (第1/3頁)

加入書籤

恰如徐瑛所說的那樣,在刑部天牢的事情發生之後,京中官員雖然對此議論紛紛,不乏有在背地裡懷疑這事與錦衣衛有關的,但卻並沒有一個敢於站出來直接指責楊震和錦衣衛,為徐家叫屈的。因為他們很清楚,如今的局面已對徐家很是不利,若再為他們說話,只會將自己也給陷進去。

都說(女表)子無情,戲子無義,其實官場裡的人比之這兩個行業更加的沒有底線。為了自己的前程官位,官員們可以坑害對自己有恩之人,也能和自己的殺父仇人成為密切的盟友,在他們眼中只有利益而沒有其他。

之前朝中官員所以會為徐家說話,不斷彈劾楊震,只因為他們能從中獲取不小的利益,而且幾乎不用承擔什麼後果與風險。而現在,情況卻完全不同了,掌握主動的錦衣衛若是想對付誰,只消把天牢的案子往他身上一扯,那人就得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最終滿朝官員都選擇了沉默,即便是在他們得知徐家三兄弟被錦衣衛突然拿下之後,也只是在背後為他們叫了幾聲屈,卻不敢為去上疏抗爭。

面對如此局面,就是張居正,也有些束手無策了。他很清楚接下來楊震他們將要做什麼,可即便如此,身份很有些敏感的他也不敢站出來干預,畢竟楊震他們查處刑部天牢一案是受皇帝之意而行,名正則言順。

如此情況下,即便沉穩如張居正,心裡也很是不安,看著面前堆積起來的公文,心思卻完全用不到上面,只能暫且放下手邊的事情,在房中苦思對策。

但顯然,楊震並沒有將事情往下拖,讓對方找出應對之法來,只兩日工夫,一道對此案的審結卷宗就被送到了皇宮裡。好在這次張居正多留了個心眼,所以這份陳奏並沒有繞過他送到皇帝面前,而是被遞到了首輔大人這兒。

在一目十行地掃過那捲宗後,張居正本就深鎖的眉頭更是皺成了一個川字,口中輕聲複述出了那上面所寫的內容:“查本案乃是刑部正堂吳百朋為幫徐氏一族開脫,而欲使一眾人證改口,便以酷刑待之。不意部分證人受刑不過而突然暴斃,為掩蓋其罪行,便授意天牢看守突然下毒手將所有證人盡皆毒殺,妄圖以此混淆視聽,以掩蓋自己之罪名……哼,當真是一派胡言!”

雖然這份陳奏裡還夾雜了許多證據,其中就有幾名天牢獄卒的口供,以及其他一些看著似模似樣的所謂物證,但張居正對這麼個結果是不可能信上半分的。

那吳百朋是傻了還是瘋了,肯為徐家做到如此地步?而且他做下錯事後,竟還會一錯再錯,用這等低劣的手段加以掩飾麼?這已不叫掩飾,而是叫尋死了。

對此,張居正自然是很不屑的,這份奏報可說是錯漏百出。但隨即,他的眼中又閃過了一絲無奈來——即便這事看著錯漏百出又如何?現在還有人肯為徐家說句公道話麼?自己敢出面辯駁麼?不提那些一直沒有安分下來欲和自己作對的官員了,光是想想要沾惹上此事,可能被天下人指三道四,張居正就下不了這個決定。

徐階確實對他有恩,但他也在這些年裡關照了徐家太多次了。不然以徐家這些年裡在江南的所作所為,早就被朝廷給定罪發落了,會輪得到楊震動手?正因有張居正的保護,徐家在江南才能有如此之大的聲勢,甚至叫那邊的官府都成了他家的附庸。

而現在,當徐家再次需要張居正用盡全力,甚至是自己的名聲去保他們時,張居正已不再打算這麼做了。他有自己更高的理想,現在大明帝國正在一點點的好轉,他不容許自己在這個時候出什麼差錯。所以,是時候該捨棄一些什麼了。

在閉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後,張居正終於艱難地做出了決定:“只希望老師他能理解我的苦衷,莫要怪我才好哪……”想到這兒,他便把那份陳奏和幾份需要交給天子批閱的奏疏放在了一起,叫人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