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鐵騎英魂非暴掠,將帥表率勵軍心 (第1/4頁)
御書房中,朱由檢端坐於桌案之前,手持毛筆,不時蹙眉凝思。
此時的書寫之法,除卻繁體字外,尚為自右向左的豎排。
縱有崇禎之記憶,他一時亦難以適應——簡言之,頗感繁難。
暖閣之門輕啟,一陣涼風驟然吹入,使因思考而略顯沉重的頭腦為之一清。
“皇爺,黃副總兵到了。”王承恩之聲未落,緊接著便是一道雄渾之聲響起:“臣黃得功拜見陛下,陛下萬歲!”
朱由檢輕揉著微脹的額際,緩緩抬起眼簾,循聲而望,心中不禁暗自讚歎:好一個錚錚鐵漢,氣概非凡!
視線所至,但見王承恩身旁,一位身形魁梧如山的壯漢正跪伏在地,即便身著寬袍大袖,也難掩其體內蘊藏的磅礴力量,彷彿每一寸布料下都藏著不屈的筋骨。
他面容方正,國字臉輪廓分明,一部絡腮鬍須被精心修剪,更添幾分威嚴與不羈。那雙深邃的眼眸中,彷彿蘊含著千山萬水,沉靜而深邃。
一旁的王承恩,體態圓潤,宛如一顆飽滿的玉球,即便身高近一米八,站在這大漢身旁,卻莫名生出幾分嬌小之感,彷彿連空氣中都瀰漫著一股無形的壓力。
讓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古籍中那些以一當百、英勇無畏的三國猛將,此情此景,恰如其分。
此情此景,不僅讓朱由檢心生敬意,更添了幾分對這位神秘大漢的好奇與期待,彷彿歷史長河中那些英雄豪傑的英姿,在這一刻,跨越時空,重現於眼前。
在明末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裡,提及忠義二字,世人往往心馳神往於李定國鐵騎馳騁的悲壯,或是鄭成功揚帆東渡的豪邁。
然而,在那段歷史的塵埃之下,隱藏著一位更為質樸無華,卻同樣光芒萬丈的草根武將——黃得功。
他,彷彿是亂世中一抹不滅的忠魂,靜靜地守候在大明王朝最後的餘暉之中。
黃得功,一名純粹的武夫,周身散發著粗獷不羈的氣息,卻非世人眼中僅有匹夫之勇的莽撞之徒。
他的心中,藏著一片未被戰火玷汙的淨土,那是對大明江山最深沉的眷戀與守護。
文化或許未能雕琢他的言辭,卻絲毫未減他對大義的深刻理解與執著追求。
在那個將領多貪功冒進,士兵橫行霸道的時代,黃得功如同一股清流,他以鐵腕治軍,卻非以暴制暴。
他的軍隊,紀律嚴明,宛如秋日的微風,輕拂過田野而不傷一草一木,對百姓更是秋毫無犯,贏得了萬民敬仰。
這份自律與仁心,在亂世中顯得尤為珍貴,彷彿是在無盡的黑暗中點亮了一盞希望之燈。
黃得功的忠,不僅僅是血染沙場的勇猛無畏,更是那份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清醒地認清局勢,顧全大局的智慧與擔當。
他深知,真正的忠誠,不僅僅是扞衛疆土,更是守護這片土地上的安寧與希望。
因此,即便是在最艱難的時刻,他也未曾動搖過對大明的一片赤誠之心,單膝跪地,誓死效忠,成為了朱由檢面前最堅實的盾牌。
如此黃得功,雖無文人墨客的風流才情,卻以武人的鐵血與柔情,書寫了一段不朽的忠義傳奇。
在歷史的長河中,他的名字或許會被時間的洪流沖刷得略顯模糊,但他那份純粹的忠誠與堅定的信念,卻如同璀璨星辰,永遠照耀著後人前行的道路。
在那個風起雲湧的大明末年,歷史的塵埃中,大明王朝彷彿一顆璀璨星辰,雖光芒依舊,卻難掩其即將隕落的哀愁。
崇禎帝,這位揹負著江山社稷的孤勇者,身邊不乏忠良之士,如袁崇煥之智勇雙全,盧象升之鐵血丹心,皆是國之棟樑。
而弘光朝的黃得功,永曆朝的李定國,亦是英勇善戰,誓死衛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