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國庫雖空民心滿,共克時艱鑄盾牌 (第1/6頁)
朱由檢言辭懇切,目光中閃爍著不滅的堅定:“此番誠邀先生出山,實乃為解我大明燃眉之急,欲尋那深埋地下的烏金之礦,以資鐵礦提煉,重振國脈。”此言正如《禮記·大學》所言:“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徐霞客聞言,眉宇間流露出一抹憂國憂民之情,他輕撫長鬚,緩緩道:“太原府內,煤礦確為常見之物,值此國家危難之際,身為大明子民,自當挺身而出,共赴國難。”此言恰似《孟子》中所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言罷,他話鋒一轉,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堅決,“然則,老朽有一不情之請,望陛下成全。”朱由檢連忙應道:“先生請講,朕必當盡力滿足。”他心中已暗自揣測,只要徐霞客肯出手相助,任何條件皆可商議。正如《戰國策》所云:“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老朽所求無他,唯願此行之後,身無官爵之累,心無雜念之擾。我但求以一雙慧眼,遍尋煤海所在,至於開採冶煉之事,皆非我所願涉足。”徐霞客的話語,如同山間清泉,清澈而堅定。正如《莊子》所言:“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朱由檢聞言,臉上頓時綻放出欣慰的笑容,這份超脫與純粹,正是他所敬仰的。他深知,徐霞客之才,非世俗功名所能束縛,遂即應允:“先生高風亮節,朕心甚慰。既如此,朕便依先生所願,只盼先生能引領我等,早日發現那富饒之礦,以解國困民艱。”此言正應了《左傳》中的話:“君子謀道不謀食。”
於是,沒過多久,朱由檢便耗費大量精力與時間,從眾多人才之中精挑細選出了一支能力出眾、經驗豐富且精明強幹的隊伍。這支隊伍猶如一把利劍,鋒芒畢露,隨時準備為國家和人民披荊斬棘。正如《孫子兵法》所言:“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
緊接著,他們跟隨徐霞客一同踏上了前往太原府的漫漫征程。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燃燒著同一團熾熱的火焰,那便是為了實現大明王朝的繁榮昌盛,為了保障百姓們能夠過上安定祥和的生活。此次出行,眾人堅信必定不會辜負期望,定能成功揭開隱藏於地底之下的神秘寶藏之謎。
在返程途中,李定國感慨萬千地對朱由檢說:“皇上啊,您如此謙遜有禮,對待有才之士這般敬重,我真是感到無比慚愧,自嘆弗如。”聽到這話,朱由檢停下腳步,目光堅定而深邃地看著遠方,緩緩開口道:“你要知道,個人的顏面榮辱與整個天下蒼生的性命安危相較而言,簡直微不足道!”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所謂天子,不過是百姓賦予的一個稱謂罷了。既然身為天子,就必須要擔得起‘天子’這兩個字所承載的責任與使命!”這一番言辭如同驚雷一般在李定國耳邊炸響,令他驚愕不已。從古至今,又有哪位天子能夠擁有如此高深的覺悟?又有哪位天子甘願捨棄自身高貴尊崇的地位,將黎民百姓置於首位呢?
此時此刻,在李定國眼中,朱由檢的形象瞬間變得高大偉岸起來。他不禁陷入沉思:這位皇帝到底是個怎樣與眾不同的存在?此情此景,正應了《孟子》中的警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在那悠長歲月的迷霧裡,李定國的心路歷程彷彿一條曲折蜿蜒的河,無人能精準丈量其深淺,亦無人能斷言其流向的對錯。這答案,如同夜空中最遙遠的星辰,唯有他自己,能以心為燈,照亮歸途,尋覓那份獨屬於自己的答案。正如《莊子》中所言:“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朱由檢的身影,在過往的塵埃中漸漸清晰,他曾是他人話語中的剪影,被張獻忠等人口耳相傳,如同鏡中花、水中月,真實而又遙不可及。而今,這一切的轉變,如同春風化雨,悄然無聲地影響著每一個人。正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