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出貴子,孩子們的出路在哪裡? (第1/1頁)
在眾多調查統計中,人們普遍認為,中產和富裕家庭出生的孩子在各方面往往表現優於貧困家庭的孩子。造成這些差異的常見原因包括從小接受的教育、眼界的開闊程度以及人生起點的不同。
但在我看來,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因素,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重要原因——那就是窮人家的孩子常常在奮鬥的過程中不得不揹負著原生家庭的重擔。
我曾見過不少人,因為原生家庭的貧困,家中總有這樣或那樣的理由需要他們往裡貼錢。這種情況在經濟條件較為寬裕的中產家庭中則不太常見。
剛畢業的年輕人,工作時間尚短,很多還在異地打拼,租房和生活成本已佔據收入的大部分。如果他們還要把僅剩的積蓄用來補貼原生家庭,他們還有什麼機會與同齡人競爭?
不論是投資自己以提高賺錢能力,還是在不斷嘗試中尋找突破,都是需要本金的。而補貼原生家庭,就這一件事就可以讓他們和那些可自由支配全部收入的年輕人徹底拉開差距,無論他們工作有多努力。
尤其在女孩身上,這種現象更為常見。那些來自貧困家庭的女孩,若家中還有一個弟弟,往往會遭遇更多的經濟壓力。我親眼見過許多女孩,已經對自己省之又省,但家中總是會找到理由,一通電話便將她們辛苦攢下的積蓄全部擄走,電話這頭女孩失聲痛哭。
並不是所有的貧困家庭都如此,但這個比例並不低。這些年輕人裡,有些不乏能力出眾的,他們一點也不比中產或者富人家的孩子差,然而,由於原生家庭的負擔以及社會觀念的束縛,他們有很大機率在成功之前便淪為犧牲品,這是非常可惜的。
年輕人辛苦賺來的錢,應該用於他們自身的成長與發展。即便要補貼家庭,也不應是在他們尚未站穩腳跟的階段。因為在這個時期,任何支出對於他們來說都相當於本金。而這筆“本金”更應該被用來增值,而非被消耗。否則,便是在透支未來的機會。
所以如果你出生在貧困家庭,而父母又表現出這樣的傾向,試圖在你剛工作不久就開始跟你要錢,你便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要麼與原生家庭進行“暫時”而明確的經濟切割,要麼你的人生將很難取得大成就。兩者只能選其一。
我之所以用了“暫時”,是因為回饋父母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在你經濟積累的成長期,另一種是在你經濟積累的成熟期。兩者的區別在於,前者用“本金”回饋,後者用“利息”回饋。在成長期,你用本金回饋,它在你總資金中的佔比一定是大的,且你將面臨永遠無法有能力幫他們更大的忙,提前支取“本金”透支了你將來產生“利息”的可能性;而在成熟期,你只需要用“利息”回饋,它在你總資金中的佔比一定不大,對你個人的影響甚至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哪種方式對家族來說更有利?
很多人認為,父母有需求時,能幫一點是一點,沒法眼看著不管。但實際上,經濟切割並不等於不幫原生家庭,而是要首先確保自己積累和發展的前提下去幫助,否則就如同竭澤而漁。能幫一點是一點的背後,是未來永遠都只能幫“一點”,甚至更有些過分的父母可能在享受了多年的幫“一點”後還會嫌棄你沒本事。
所以,窮人家的孩子出路在哪裡?
努力工作、管好自己的“本金”、拼命增值自己。
只要你想有所成就,就必須去做這三件事。雖然做到了也不一定會有大成,但做不到就基本沒戲。
如果父母經商或者是從政,基本上要多聽父母的見議,因為他們的圈子和經歷過的社會實踐可以幫你很多。
如果父母一輩子務工務農,那就遵重自己的選擇,因為他們給不了你想要的,傾其所有,也只能在你以後的生活中添添補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