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74章 海邊漁村 (第1/2頁)

加入書籤

對於周泛這種奇怪的表現,齊國這邊好像並沒有人察覺出來有何不妥,因為眼下最要緊的事情就是長江馬上到了漲水期,如果巨大的運兵船想要渡過長江的話,非得等到水位最高的時候才可以。

這對應了先前鍾離翊所言先取代州一事。

因為拿下了代州,不僅僅只是拿下了一個州郡,重要的是在代州境內有一條漢江直通長江。

以至於當年王弼南逃以後,將毗鄰齊州的淮河一帶作為了主要防守的地方,反而是忽略掉了荊山之下,巴郡川峽。

一條橫亙在大胥土地上的長江,將天下恰到好處的分成了江南和江北兩個地方,以至於自古以來江北的中原和江南的水澤,好像同時處在一片天空下的兩個世界。

那些統治了天下的人,都喜歡把最富裕最肥沃的土地劃歸己有,因此北方的鄴都,南方的江寧,這兩個地方,無論從南到北,每個皇帝都要把都城定在這裡。

江寧這個地方,或許是無奈的選擇,這裡北面有著一片淮河,其中山川河澤遍佈,又緊鄰著長江,步兵在這裡是行不通的,騎兵的馬蹄更是會陷進淤泥裡,而且一路上沿著長江,都是從前幾代人苦心經營起來的鎮防,所以說江南算是中原帝國,失勢以後最後可以來的地方了吧。

一旦連這裡也丟了,那也就標誌著一個帝國就此徹底覆滅。

因此周同選擇了繞過淮河,走了一條最遠的路,或者說也是把握最大的一條路。

周同不認為自己匆忙間訓練出來的幾萬水軍可以敵得過盤踞淮河的十幾萬大胥水軍精銳,要是趁著汛期從漢水進入長江,然後把大軍送過江去,說不定還會有一戰之力。

因此時機很重要。

周同早在一年前就叮囑鍾離翊親自在代州監造大船,巨大的福船長約近百丈,吃水極深,一次可載士兵三千人,加上糧草輜重,如果不借助汛期的水力,別說大軍快速過江,就是不被敵軍沿途堵截,那等到下船的時候,這群北方兵也不會再有什麼戰鬥力了。

因此一個熟知水戰的將領就成了重中之重。

很快的一個人就出現在了鍾離翊視線中,那人姓張,名弘,字通海,原是揚州安慶人。

安慶靠海,張通海從小長在那裡,祖上世代以打漁為生,等到了張弘這一輩,他從小就跟海打交道,因此不管海上多大風浪,別的漁民都不敢出海的日子,張弘或者駕一葉小舟,或者隻身跳進海里,最後總能平安歸來,每每漁獲也總比別人多。

轉眼之間,張弘長成了二十歲的大小夥子,因為整日的風吹日曬,所以整個人黑得如同白沙子灘上的黑蛤喇。

張弘也到了該說親的年紀,所以家裡就給他在村裡找了一門親事。

女方家名叫翠翠,家裡也是世代出海的漁人,只是翠翠家與別戶人家不同,家裡的姑娘從小一直養在屋中不讓出門,所以當張弘第一次看見翠翠的模樣時,簡直呆住了,世上竟有這麼白的人,翠翠不同於那些從小奔勞在沙灘上的女子,一個個曬得面板黝黑,翠翠的白,是那種攝人心魄的白,讓人一眼看見就再也忘不了的那種。

女方家裡似乎也是這麼想,他們把女兒養大,從不讓她勞作,只是等待嫁之時找一個能夠配得上的遠近聞名的好後生。

張弘張通海就是那個遠近聞名的後生,只因他打漁比旁人多,家裡過得就比旁人家殷實。

張弘第一次看見翠翠就直了眼,兩邊老人見狀互相對視一眼,就把這件事情定了下來。

張弘心裡很是高興,可是女方翠翠卻不這麼想。

其實翠翠的父母,一直以為自己把閨女關在家裡,從不讓她出門,就能讓閨女以後嫁個好人家,過上好日子。

可是他們哪裡會知道,其實翠翠每天半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