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工作,它雖不能發財致富,但卻可以養家餬口 (第1/3頁)
最近和我朋友聊到金錢觀的話題,他說了一句話讓我覺得很受啟發,分享給你:
“錢本身不具備價值,只有在使用的過程中才會產生價值。”
確實如此,金錢從來只是一種等價物,當你需要用它去兌現自己的需求的時候,它才會發揮自己的作用。
這篇文章,讓我們來聊聊關於金錢觀。
01
金錢代表自由
香港科幻作家倪匡曾經說過一句話:
“自由不是說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遇到你不想做的事情時,你可以選擇不做。”
而要想得到這樣的自由,就一定需要經濟支撐,還有鍛鍊自己的精神力,內外兼修,才能獲得自由,獲得快樂。
為什麼現在很多新聞,明星吸毒違法屢見不鮮,就是因為雖然他們憑藉公眾人物的角色掙到了很多錢,但是精神上還沒有學會如何去駕馭這些金錢,所以就會引起個人行為的失控。
金錢可以為人帶來自由,但沒有精神力的人會淪為金錢的附庸。
就像有句話說的:不是物質不好,不好的是沒有對抗的力量。
就像現在的電子產品,我們一邊抱怨著沒時間,一邊又抱著手機刷到半夜兩三點。
你說是電子產品不好嗎,其實不是,不好的是我們缺乏自控力。
所以,我們都應該學會去控制物質,讓物質為我們服務,給我們帶來快樂,包括金錢也是如此。
02
省錢的秘訣
現在很多人工資很少,壓力很大。
很多年輕人都是月光族,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個月,到手了之後錢就像流水一樣,月底變光光。
所以很多年輕人都開始剋制自己的消費慾望,決定開始省錢。
但據我觀察,很多人他們的省錢邏輯是錯的。
比如雙十一馬上要來了,他們在做的是不斷對比各個商家,各個平臺,看看哪裡可以讓自己花更少的價格得到自己心儀的商品。
你發現不對勁了嗎?
這個邏輯很奇怪呀,如果你真的想要省錢,應該是首先從源頭上問問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買這個東西。
如果不需要的話,直接就剩下一筆錢了,同時也省下了對比的時間。
所以,省錢的唯一秘訣,是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比如我自己,在大學的時候,也很喜歡買一些低價的東西,比如降價的鞋子,比如做活動打折的零食包。
後來我就發現,降價買回來的鞋子,我根本沒穿過幾次。打折的零食,我也根本不喜歡這些口味。
所以,如果當時買的時候能確定這些東西我根本不需要,那我就根本不用花錢。
希望我們在買東西之前,都問一問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
事實上,我們能用上的東西,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少。
03
錢只是一切結果的反應
有句話叫:如果你是奔著掙錢這個目的去做事的,多半會掙不到錢。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錢這種東西,很少能透過算計得來,它只會因為個人的價值而產生流動。
比如能掙到錢的人,一定是懂得調動身邊資源,將資源變現的管理者。
或者是本身具備特長,在某個領域能夠強於大多數人的超級個體。
這些人都不是奔著錢去的,而是在把事情做好做精的過程中,順帶實現了財富自由。
比如現在b站很火的數碼區up主何同學,他一開始做數碼相關的影片,完全是出於興趣驅動,因為他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看這些類似的影片了。
看得多了,自然就有想要表達和傾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