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四十一章 ‘飯圈’文化的應用 (第2/2頁)

加入書籤

者曝光度與自己的努力分不開,也就會更有歸屬感。

反正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團體。

其實粉絲圈文化的興起並非是超級女聲,追溯的話能發現早在1999年中央電視臺就播出了一檔歌舞類平民選秀節目《星光無限》,即《星光大道》前身。

該節目生產了大量的草根明星,但卻並沒有產生“飯圈”現象。

可見,僅靠明星是無法吸引大量粉絲自發形成“飯圈”的,粉絲動員能力與動員結構至關重要。

而劉易認為,“飯圈”文化興起與網際網路技術和網路社會有關。

《星光無限》只是在場專家評審及現場觀眾投票,終究只是一小部分人的狂歡,而《超級女聲》還開通了全民簡訊投票方式,極大地擴充套件了節目的受眾範圍,為遠距離追星提供路徑,為明星們吸引大量粉絲。

但這也是最為簡單的粉絲圈,而網際網路的崛起宣告著飯圈文化的誕生。

網路社會的崛起,使粉絲不再是造星產業被動收編的物件,而是主動參與的生產者,粉絲透過社交網路聚集起來形成紀律嚴明、分工明確、行動力極強的粉絲社群。

網際網路的發展將粉絲聚集在了一起,這種聚集方式不受空間、時間、地域影響,讓粉絲能夠自如地追星並在追星過程中找到自己的歸屬與價值。

這種透過網路社會聚集起來的紀律嚴明、分工明確、行動力極強的組織,就是“飯圈”,組織的規則及其運作形態就是“飯圈”文化。

劉易要做的就是提前將這個有趣的圈子提前催生出來,並且將其鎖定,也就是現在的80後。未來社會的主力消費者和奠基者。

讓他們的“中二”時代提前誕生,並且定在知呼得發展歷史上。

但現在沒有明星選秀,那高校校花排行呢?

低配版飯圈可還行。

而劉易這個“劉扒皮”要乾的就是未來明星乾的事。

製造矛盾。

以後的明星很有趣,有個粉絲爭奪戰。

粉絲就代表著流量,爭奪流量核心是爭奪粉絲。各“飯圈”為了留住粉絲通常採用“虐粉”“固粉”等策略不讓粉絲“爬牆”。透過散佈一些明星資源少、受欺負的資訊,或者是主動在“飯圈”裡挑“對家”吵架,顯示出自己所迷戀的明星或者自己所在的粉絲社群很弱勢的樣子,讓粉絲體會到被虐待的感覺。

而對劉易來說很簡單在只需要一張全國高校校花排行榜就能辦到,簡單快捷有效。

一般來說,粉絲追星是為了追求快樂,如果有被虐待的感受或感到不快樂就會脫粉,但有的粉絲卻越是被虐待就越是要支援自己的偶像,所以只要“虐粉”的程度把握得當,不僅不會造成大量粉絲脫粉,相反會幫助偶像穩固住已有的粉絲,讓這些粉絲更加忠心。

而這也是知呼最開始的策略。

你們學校的校花排行落後了呢,咋辦啊。

這就是“宅男”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這過程中還能輻射娛樂圈,何樂不為?

劉易想到這笑了笑,就等段錦他們來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