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5章 驚雷 (第1/2頁)

加入書籤

大副計算我們和敵航母的距離,然後根據相關情報推算出了飛機抵達和飛離的時間。

此刻航母攻擊距離的優勢顯露無疑,我也不對用艦島上的防空機炮打下飛機抱有幻想——除非……除非88炮裝備了近炸。

我趕緊搖搖頭將這個瘋狂的想法從腦袋裡甩掉,這種黑科技更像雙刃劍,自己用起來爽,敵人逆向後也爽。

脫離了通訊的潛艇就像片刻離開手機的現代人,突然沉寂下來的感覺令人感到不適。

不過這卻是往常的常態,也許正如見過光明後便難以忍受黑暗一般,在見到那樣大的戰績從自己眼前飄過後,又有誰能靜下心來。

我們依舊以水下最高航速行駛,正如過去幾周乾的那樣埋頭趕路,不過每個人心裡都強忍著急切。

在潛行一段時間後,我們終於重歸水面。

如同鯨魚浮起一般,U-49從海里突擊到海面,但為了快速下潛,我命令保持甲板入水,只露出了艦島。

柴爾弗雷曼夫熟練地將電池切換到柴油機,等到柴油機開始運作,將排煙管道開啟,熱煙在海面吹著泡泡,通風系統將新鮮空氣從艦島開著的艙門處壓了進去。

原本就高速旋轉的螺旋槳轉速飛昇,推動著U-49劃開海面。

值班的艇員們登上艦島,舉起望遠鏡,我也爬了上去,用望遠鏡環視天空,確保沒有敵機後向航母的大致方向望去。

現在的太陽正位於頭頂,但幾個小時後便會傾斜,冬季的太陽正直射南迴歸線,這意味著,到時候將以大概十幾度的角度和敵艦位於同一方向。

用更簡單的話來說——他們背對太陽,我們正對太陽。

刺眼的陽光將成為他們的天然掩護,而反射的陽光將會成為我們的暴露源。

甲板後的天線又豎了起來,我需要將這一情況發回給總部,看看那群參謀有什麼好主意。

不得不說,德國工藝用起來就是舒服,得益於精密的結構,長天線能夠頂著最大航速入水1米產生的阻力使用,就是維修的時候費點勁……

不過總部的參謀似乎分身乏術,遲遲沒有傳回建議。

下午十五時三十分,U-36發來電報,英國佬又放飛了一架偵查機,我們再次下潛躲避,這一耽擱使得攔截時間更晚了,我擔心可能趕不上了。

現在最大的對手已經不是天上的飛機和遠處的航母了,而是U-36了,能看到航母放飛,他們已經抄近路趕上航母了,起碼已經進入目視距離了,只等拉近距離到足夠發射魚雷。

等我們再次浮上來時,突然收到了沉默已久的呼號漢斯的傢伙的訊息——請盡最大可能於五小時內解決航母,我們將在六小時後與敵交戰。

要我們解決航母,看來這傢伙挑了那兩艘巡遊艦下手了。

不過我已經差不多猜到這傢伙是誰了,真相只有一個——破交艦隊。

而這就不得不提一下老鄧的頂頭上司:海軍元帥埃裡希·雷德爾。

這位從二十一歲便開始在軍艦上服役的元帥經歷過裝甲艦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從通訊官、航海官到艦長、司令,最後升為海軍元帥。

在一戰的經歷使其開始思考如何打敗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這些思考促成了他盡全力破壞大英帝國的海上聯絡從而困死英倫三島的策略。

利用機動作戰彌補作戰力量的不足,極力主張擴大海上襲擊,支援無限制的潛艇戰,可同時受制於傳統觀念,他仍偏重於水面艦艇的作用。

所以在戰爭爆發初期,德國水面艦艇被遠派進行破交作戰並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戰果。

可是和我們這種老六不同,水面艦艇面對英國人專門組成的包圍網就只能魚死網破了,畢竟他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