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41章 兵力和糧草的較量 (第1/3頁)

加入書籤

袁耀最後還是沒有對黃忠發火。

一方面黃忠是為人秉性就是如此,袁耀知道冒犯自己也不是黃忠的本意。

一方面黃忠自己也意識到了錯誤,主動出聲認錯。

袁耀也不會為了發火而發火,輕輕一句“無事”便把此事揭了過去。

待眾人走後,袁耀站起身,目光定在偌大的江東輿圖上,心裡盤算著自己與孫策的兵力對比。

從孫策那裡敲詐得來的八千江東士兵,袁耀一開始便讓張闓拉攏了一部分。

在討伐涇縣前夕,袁耀便故意安排已經投靠自己的四名江東及其所部兩千江東兵留守丹陽,而帶另外六千江東兵出征。

經過涇縣一戰,剔除掉死傷重殘和失蹤者,並把潰兵排除在外後,袁耀最終從這六千人中只檢選出了兩千可用之兵。

袁耀挾勝之威,以作戰不力的罪名,迅速褫奪了好幾個江東軍侯的軍職。

並將那兩千可用之兵徹底打散,分給懷義校尉太史慈一千餘人,軍侯許定、袁武各五百人。

在太史慈招攬舊部歸來後,袁耀又將許定和袁武劃入太史慈帳下,使其懷義校尉部兵力達到三千之眾。

如今這三千兵馬在太史慈的率領下駐紮在丹陽縣,每日勤加訓練,已是頗具戰力,並擔負著監視全柔、徐琨和黃蓋的重責。

而另外兩千沒有參與涇縣之戰的江東兵,在裁汰老弱之後,只留下了一千士卒。

這一千人被補充進了黃忠麾下,以彌補黃忠給賀齊撥調了一千士卒後的缺額。

而裁汰下來的潰兵、老弱也有兩三千人,雖然這些人留著也消耗糧草,但袁耀肯定不會把這些人白白放歸江東。

思來想去,袁耀便是將這些人分作數部,或派去修整從鄱陽到丹陽的道路,或押入山中開採礦石冶煉銅鐵、打造兵甲,以此充實軍資。

吳越之地,東臨大海,西抱群山。

海水可以煮鹽。而鹽巴作為所有人生活的必備物資,可以寓稅於價,使老百姓避免不了徵稅,又感覺不到徵稅。

管仲在為齊桓公提出“官山海”,也就是“鹽鐵專賣”的富國之策時,曾經為齊桓公算了一筆賬:

一個具有萬輛兵車的大國,1000萬的總人口中應納稅的人約100萬,每人每月徵收30錢,一個月也就3000萬錢;但只要每升鹽加價2錢,因為食鹽銷售嚴格按照戶籍實行“計口售鹽”,每月即可多得6000萬錢,遠超過每月30錢高額人頭稅帶來的收入。

山可以採銅鍊鐵。昔日吳王劉濞富甲天下,便是因為在豫章山中採銅鑄錢,又以鹽牟利的緣故。而劉濞之所以能武裝二十萬軍隊,也是因為吳越故地多鐵資源的緣故。

袁耀雖然是文科生,不懂物理化那一套,但他地理知識很不錯。

他知道國內七大礦區之一的馬鞍山鐵礦區,就位於丹陽郡境內。只是可惜目前大部分礦山所在,都為孫策所佔。

另外江西也是南方礦藏種類最豐富的省份,是有名的有色金屬大省,尤其金、銀、銅三種礦藏儲量皆位於全國前三。

而後世的江西全境,即東漢的豫章郡,現在正好就在袁耀的控制之下。

總之,南方雖不能像北方那樣組建大規模騎兵,但卻能使士卒個個披堅執銳!

袁耀相信只要自己一統江南,利用好鹽鐵之利,未嘗不能北定中原!

除了太史慈和黃忠兩部,袁耀還從豫章調來了甘寧所部。

袁耀離開豫章的時候,甘寧手下的兵馬不過兩千人。

但這幾個月來,甘寧也補充了千餘豫章新兵。袁耀也順理成章地升授其為折衝校尉。

因此袁耀手下便有了三個滿編的校尉部,每部三千人,共計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