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沒有不散的宴席 (第1/3頁)

加入書籤

張夢陽自然也對童氏弟兄和樂和、宋清兩人說了不少久仰大名的話,把從書裡和電視劇裡得來的有關他們幾人的印象,一一地蒐羅出來予以點評和讚揚。

這幾人見鄭王殿下對自己的過往熟悉得如數家珍也似,可見那些久仰、佩服一類的言語絕非僅只是隨便說說的客套話,而是發自肺腑的由衷之言。

因此幾人全都興高采烈,對鄭王殿下的隔閡盡消,對他的好感一下子便達到了一個從未走過的高度。

因此童猛提出,既然身為大哥的國王李俊都跟鄭王殿下結拜為兄弟了,那他們這些人也都要與鄭王義結金蘭,從此之後以兄弟相稱。

張夢陽自幼便對這些水滸英雄們的事蹟耳熟能詳,對他們的英雄壯舉簡直是倒背如流,每一個都是打心眼兒裡佩服。

及聽到童氏弟兄與樂和、宋清幾人願與自己結拜為兄弟,他這位鄭王殿下當然肯與折節下交了。

既然雙方一拍即合,幾人全都高高興興地,立馬就要焚香拜天,交換名貼。

李俊道:“大家莫要急著下拜,先聽我一言如何?”

張夢陽不明所以,問:“不知大哥有何指示,咱們大家洗耳恭聽!”

童猛等人也道:“哥哥,你是咱們這些弟兄裡的大王,有什麼話你只管說吧,咱們都聽著呢。”

李俊道:“夢陽兄弟的事兒,我在暹羅的時候跟你們大夥兒提過許多遍,大夥兒聽說了他的本領和仗義,全都滿懷敬仰,迫切地想要跟他結識一番。

“我記得呼延灼和顧大嫂他們還都嚷嚷著要專程來中原一趟,親眼見識一下這位中土綠林之中的後起之秀。

“只不過因為咱們國中俗務繁多,他們的行程也一擱再擱,至今也沒能來中土與夢陽兄弟一會。

“我是想,我在先前已經與夢陽兄弟結拜過了,今日你們幾人有機緣與他相識,與他再行結拜一次,這也沒什麼問題。

“只是在暹羅的那幾十個弟兄將來若也有幸與夢陽兄弟相識的話,也都要與他結拜,這麼前前後後、三三兩兩地結拜起來,豈不顯得太也零碎囉嗦了?

“所以,依著愚兄的淺見,咱們大夥兒結拜的時候,不如把所有在暹羅的弟兄姊妹全都帶上,除了咱們在這裡的五個人外,另外還有三十九人不曾到場。”

“他們是三十九人,咱們在這裡的有五人,再加上夢陽兄弟一人,一共是四十五人。咱們不如就祭起香爐來,在香爐裡插上四十五炷香,對著上蒼結拜,就等於是把他們那些人一體納入了,你們看怎樣?

“如此一來,等他們那些人今後與夢陽兄弟相見之時,就徑直以兄弟相稱便可,也就用不著零零碎碎地拜來拜去了。”

幾人聽了他的主意,全都拍手贊成,大呼高明。

於是,包括李俊在內的他們六人,在香爐中插上了四十五炷香,對著暹羅所在的方向磕下頭去,並握手說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詞,高高興興地結成了異姓兄弟。

仁宗在宮裡得到了訊息,知道鄭王殿下平白地又多出了四十多位英雄好漢做弟兄,代他高興得同時,對他也很是羨慕,當即便把他召進了宮裡,對他提出了個不情之請——也想要跟他結成異姓兄弟。

張夢陽聽他提出了這麼個要求來,當然是來者不拒,這樣的國王兄弟,自然是多多益善的好。

兩個人在王宮舊址滿月臺後面的高麗國太廟裡,焚香拜過了祖宗和神靈,隨即又按著中土的規矩,磕頭髮誓,約為天上地下的生死弟兄。

把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完了,張夢陽覺得再在高麗國待下去已無意義,因此和李俊麻仙姑兩人商量,打算要向仁宗辭行,由陸路返回中土,先到遼陽去看一看自己的兒子古古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