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百八十七章 治國先從齊家開始 (第1/2頁)

加入書籤

張夢陽口中說著,心中念頭卻是電轉,琢磨著如何措辭和應付的方法。

兩人間的談話進行到了這一地步,吳乞買一揮手,便是令他暫且退下了,因為殿外還有著其他一些等著皇上接見的內外大臣候著接見。

張夢陽無奈之下,只好給他行了個半跪的胡禮,然後轉身出宮去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的思緒如飛雲一般,只覺面對如此複雜的時局,深感孤軍奮戰,力不從心。只想著若能有一二個紅香會的弟兄在此就好了,能把他們使為心腹替自己往南朝傳遞些緊要的訊息。可在從大同北來之時,都已經把方天和為首的紅香會弟兄打發回中原去了,這時候突然想起他們來,真可謂是遠水不解近渴。

忽然,他又想到紅香會設立的主旨,乃在於推翻趙家官兒皇帝,搶奪中原江山自立為君。方天和的義父方臘,就曾經在江南舉事過,攻佔過兩浙間的數十個州縣,自號為“聖公”。在他們而言,所謂的聖公也就是皇帝了,既然僭號稱尊,與大宋朝廷必然也就勢同水火,終於惹來了童貫、宋江等十數萬官軍的圍剿,風風火火地鬧騰了一年多,結果還是落得個曇花一現的失敗下場。

“方天和大哥把紅香會做這麼大的目的,就是想要尋找機會重新起事,把道君皇帝拉下馬來取而代之。想要紅香會弟兄幫忙做那於道君皇帝有益之事,怕是不能夠的吧。說不定他們還會趁此機會攪亂時局,以便從中渾水摸魚呢。

“想那道君皇帝,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有方天和與劉豫那樣的對大位心存覬覦之念者的暗中窺視,朝堂之上還有蔡京、童貫等奸臣當朝亂政,而今中原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了,也不知那道君皇帝知不知道自己眼前的處境。”

張夢陽無可奈何地嘆了口氣,心想:要命的是,有些宋朝的邊疆將帥們覺得燕京交割籌議章程簽訂得喪權辱國,朝廷在為金人所欺的同時,也是為當朝的奸臣們所誤,因此時不時地以對士卒約束不當為由,在邊境上製造些不大不小事端,給金人添堵的同時,也給汴京裡的朝廷製造些外交上的麻煩,更在官場上和百姓間體現他們的對外強硬和愛國立場,博得上下一致的交口稱讚,絲毫不覺得這麼做會給朝廷會給百姓帶來怎樣的巨大危機。

最最要命者,是道君皇帝既不想和金人撕破臉,卻往往對這樣的邊閫將帥不予懲戒,反倒予以或明或暗的縱容。

大宋對兩國盟約的公然違反,是偷偷地接納了張覺的獻土投降所造成的,剛剛在吳乞買的口中,張夢陽得知了此事大致的來龍去脈。

張覺本是蕭太后朝廷認命的居庸關守備,遼興軍節度副使,後被蕭太后解除了居庸關守備之職,調回到了平州任上。去年張覺帶著下轄的營平灤三州土地投降了金國,後又受人蠱惑,造起了金人的反來,帶著三州之地有投降了大宋。而身在燕京的河北宣撫副使、燕山府知府王安中,以及汴京城裡的道君皇帝,居然冒著違反盟約的風險接納了張覺的投降。

按著宋金兩國的約定,雙方均不得接納對方叛逃的官員士卒人等,也不得改變現有的疆界分割。道君皇帝這麼做,除了受到朝中大臣的蠱惑之外,也是被張覺手上的十萬大軍給迷惑住了,心想只要張覺的這十萬大軍能頂得住金人的攻打,就說明他們是頗有戰力的,只要對他們接濟糧草供應,就能指望他們守住營平灤三州,且還能從燕京的左翼,對金人形成有效制衡與震懾。

可這張覺也實在是不爭氣,在金軍的進攻面前幾乎沒做什麼像樣的抵抗,就被打了個大敗虧輸,不僅三州之地盡被金國大將闍母攻取,張覺也被迫隻身逃到燕京,向大宋河北宣撫副使、燕山府知府王安中尋求庇護去了。

金人向王安中索要張覺其人,王安中把一個與張覺長相差不多囚犯殺掉,割取了首級送到闍母營中,被闍母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