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九十六章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第1/2頁)

加入書籤

嬴超此次迎親,如此大張旗鼓,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要讓中原諸侯重視秦國的存在。

我們來看看秦國的疆域,秦國的西面,隨著秦國霸西戎,幾乎擴無可擴,所有能拿下的領土都已在秦國的版圖上,秦國在西部的防守,甚至只需要姜戎兒的戎狄騎兵加上少量的秦軍就可以。

秦國的北面,有居無定所,不斷遷徙的草原部落,秦國對他們採取的是守勢,草原上領土雖然非常廣闊,有著廣闊的戰略縱深,也能提供數量不菲的駿馬,無奈人口不多,並且也不好控制。秦國也沒有多少理由上越過陰山去攻打匈奴與東胡,為自己找麻煩。

秦國的南面已經佔有巴蜀,巴蜀還需要時間進行消化和同化,巴蜀之南,都是未開化之地,崇山峻嶺,開拓疆土難度太大。

秦國東南,則是楚國,此時的楚國也是強國大國,秦國也不想過早招惹楚國,對楚國採取積極防禦策略:武關對楚國採取守勢,巴蜀大營,對楚國進行警戒。

秦國的東面呢,不用說,是強大的晉國,如果要進入中原,必須透過晉國掌控的“崤函通道”,雖然秦國獲得了崤函通道的無害透過特權,但畢竟是被晉國卡住脖子的。

如果,秦國向晉國發起進攻,另一個可行的路線,是渡過洛水,攻入河西。收回名義上是秦國的河西之地,然後再渡過黃河天險,攻打晉國。這難度是相當之高的。黃河天險,實在難以逾越:冬天渡河,秦軍倒是可以直接從冰面上踏過,但如果秦軍不能速戰速決一擊制敵,也一定要趁冬天冰雪融化之前退兵,不然就會陷入死局。其他季節想要渡過黃河,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船隻,還要謹慎小心,不能被晉軍打半渡而擊,況且糧草補給都是大問題。從秦國、晉國的地緣關係來看,雙方以黃河為界,黃河與秦國雍都的距離,大概是黃河與晉國翼都距離的三四倍,這種地理環境,就會造成秦軍動兵的距離,是晉軍的三四倍,要做到保密很難,更不用說出其不意。這也是嬴超要建設新都咸陽的原因之一。

拋開後面的黃河天險不說,就是秦國面前所面對的河西之地,秦國都難以收復。晉國依託洛水天險,並且在秦國晉國邊境築上了長城。所以,即使是洛水,秦國雍都到洛水的距離,也是翼都到洛水距離的兩倍。

所以,當中原各諸侯國,尤其是方伯國晉國,齊國,鄭國大肆收編,消滅小的諸侯國的時候,秦國只能自己玩個寂寞。嬴超也只能發展經濟,科技和軍事,領土上並無建樹。這也是嬴超要帶豪華陣容去晉國迎親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讓中原諸侯重視秦國的存在,能夠為秦國獲得更多的利益。

當然,第二個原因,就是嬴超要保護自己的安全。秦國晉國現在雖為盟國,但晉國對秦國的提防一直存在,特別是現在秦國變得富庶,晉國或許都後悔當初沒有趁秦國病,要秦國命。嬴超知道自己此行最大的威脅,或許就是晉侯姬仇。這個霸主對嬴超這樣的人,如果成為自己爭霸路上的對手還是很忌憚的,有時做夢都想找機會殺了嬴超。如今自己主動送送上門,確實兇險萬分。嬴超此行之前,甚至都已做好安排:如果自己遇到不測,由自己的嫡長子嬴政繼承君位。

實際上,晉國真有人是這麼想的:晉國當初看不上秦國這偏遠窮困之地,在奪了富饒的河西之後,在秦晉邊境修長城,對秦積極防禦,以為能困死秦國,起碼能使秦國成不了大氣候,晉國也可以從西線抽身,投入到中原的爭霸。但晉國沒想到,秦國在嬴超的帶領下越來越強大。晉國很多人很想找機會殺掉嬴超,這樣,秦國主少,就會陷入內亂,並且這不影響秦晉兩國的同盟關係,晉國需要的是附屬於晉國的秦國,而不是有實力能與晉國叫板的秦國。

嬴超的情報機構玄衣候也不敢大意,全負荷運轉,蒐集一切可能對秦君嬴超構成威脅的資訊,直接透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